:::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3
生活中的化學~氧化還原反應-資源代表圖
video 生活中的化學~氧化還原反應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高中10-12年級
市面上有許多美容用品都強調有神奇的能力,購物時老闆也常常會在消費者的手上塗抹上不同的東西,想要將產品的神奇能力現場展現給消費者看,以增加可信度讓消費者們掏出錢來購買,而這些神奇的能力背後的原理往往都只是簡單的化學原理,例如婦女們愛用的美白霜,可能就是利用氧化還原,在臉上塗抹抗氧化劑,以取代皮膚直接對空氣進行氧化作用。
觀看次數306
修改日期:2019-12-08
Hypoatherina tsurugae (下銀漢魚)-資源代表圖
web Hypoatherina tsurugae (下銀漢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Hypoatherina tsurugae(下銀漢魚)俗名:後肛下銀漢魚、鱙仔棲息深度:0 - 4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略呈圓柱形。頭及眼中度大小;頭部無小棘列。前上頜骨短,其末端延伸至眼前緣,前上突起長而窄,其長約為眼徑之1/3到1/2;側突起寬而短;下頜各側之後部明顯高聳。兩頜齒細小,絨毛狀;口蓋骨及鋤骨均有齒。前鰓蓋骨後緣有缺刻。鰓耙長且細,等於或長於眼徑,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0-21。體側具圓鱗,中央側列鱗數43-47。第一背鰭具棘VI-VIII;第二背鰭具I棘,8-11軟條;臀鰭具I棘,10-13軟條;胸鰭14-16軟條。肛門位於腹鰭末端之遠後方,即在第1背鰭起點之下方。體背部藍綠色而略透明,有時帶銀色光澤,腹部白色;體側具一銀色縱帶,約1.5個鱗片寬。各鰭透明,有時稍暗色或帶暗色緣。棲所生態:主要成群棲息於礁石底質的海岸和潮池,通常移動緩慢,以成群來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及浮游性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是海洋中之餌料生物。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水域,包括朝鮮半島、日本及臺灣等。臺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沿海。漁業利用:較少見魚種,不具經濟價值,稚魚多被混入鱙仔魚食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紅擬豹斑蝶-資源代表圖
web 紅擬豹斑蝶
曾明煌/延平國小國小3年級
Phalanta phalantha
點閱數523
下載數98
修改日期:2010-10-13
青春創學院-類神經網路與音樂科學-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類神經網路與音樂科學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現今虛擬歌手如此這麼受到粉絲瘋狂喜愛,那麼是否有可能除了唱歌外,也能夠有虛擬的音樂演奏家,甚至虛擬的音樂會呢?來自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的學生,沒想到因為這個的好奇問題,誤打誤撞的參與了中研院的一項有關於虛擬演奏會的研究計畫,展開了原本就對資訊發展非常好奇的探索之旅,更沒想到因此還獲得了科展比賽全國第一名。為了要達到虛擬演奏會的目的,換句話說就是要能自動生成、模擬出演奏者演奏樂器的動畫。「然而在現在業界技術之下,想要取得動態的音樂演奏骨架,大部分都是請真人演奏,這是需易耗費更多時間與人力成本的。」因此同學大膽想像,是否電腦也能進行一樣的工作呢?! 電腦有可能將演奏中的細節詮釋表現出來嗎? 同學們是如何在老師指導下,利用資訊科學人工智慧的知識達成研究任務?歡迎收聽周一晚上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35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水火箭設計製作簡介-資源代表圖
ebook 水火箭設計製作簡介
吳奇穎/臺南市安南區和順國中國中8年級
水火箭設計製作簡介
點閱數1171
下載數95
修改日期:2025-07-12
Plectroglyphidodon phoenixensis (鳳凰固曲齒鯛)-資源代表圖
web Plectroglyphidodon phoenixensis (鳳凰固曲齒鯛)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lectroglyphidodon phoenixensis(鳳凰固曲齒鯛)俗名:鳳凰椒雀鯛、厚殼仔棲息深度:0 - 8公尺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9-2.1倍。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且較長。眶下骨具鱗,後緣則平滑;眶前骨與眶下骨間無缺刻;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21-22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角形,硬棘XII,軟條16-17;臀鰭硬棘II,軟條13-14;胸鰭鰭條20-21;尾鰭叉形,末端呈尖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體呈暗褐色;體側具三條窄粉紅色橫帶及一條前緣為粉紅色的黑色橫帶貫穿尾柄。各鰭暗色,尾鰭淡色。稚魚體色及各鰭偏紅,尾鰭白色;背鰭軟條部上有一個顯著的眼狀斑。棲所生態:主要發現於臨海礁石邊緣的湧浪區。通常出現於Acropora或 Pocillopora珊瑚區塊的附近。獨居性,為具有領域性強之草食性魚類。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東至馬貴斯、社會與 土木土群島,北至琉球群島。臺灣發現於西南部、南部及蘭嶼等地。漁業利用:本身體色豔麗,是受歡迎之水族觀賞魚。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Labracinus lineatus (線紋戴氏魚)-資源代表圖
web Labracinus lineatus (線紋戴氏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Labracinus lineatus(線紋戴氏魚)俗名:條紋戴氏魚、准雀鯛、紅獅公、紅貓仔棲息深度:1 - 15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非常側扁,頭鈍,頭背部隆起。 吻短。眼中大。口斜裂;上頜延伸至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體被櫛鱗;側線斷成二段。鰓蓋有鱗,背鰭及臀鰭基底有鱗片。背鰭具硬棘II,軟條23-26;臀鰭長約背鰭之一半,具硬棘III,軟條13-15;胸鰭鈍圓形;腹鰭具I硬棘及5軟條,其中第3根最長;尾鰭圓形。體色為灰棕色,眼睛下方之頰部為磚紅色橫紋,但在主鰓蓋為深棕色;虹膜上緣為暗藍色,中間為紅色,後緣為黃色後緣為暗藍色;除直徑大於胸鰭長度之鮮紅色大斑點外,背部及體側的鱗片上有暗灰藍色的斑點,體側之鱗片有成橫紋的斑點線紋達16條之多,但變異仍多,多半在腹側有漸消失的趨勢。 背鰭硬棘I及II和軟條第1到4枚間有黑斑點,鰭膜有很多斑點,前部分為深棕色,後部分為深灰藍色;背鰭軟條線為藍色;臀鰭為深棕色亦有藍色外緣;臀、尾鰭均為黑色、沒有斑點。棲所生態:棲息在珊瑚礁的礁穴中,常出現在礁區外緣活動覓食。喜歡捕食小魚、小蝦為食。此種魚類有強烈的領域行為;在繁殖季節時,雄魚會護卵,一旦有入侵者,雄魚會有攻擊行為,將入侵者逐出。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臺灣及澳洲西部。臺灣蘭嶼海域有。漁業利用:體色豔麗,十分動人,是深受水族人士喜歡的魚類,唯應注意同一水族箱內同種會有激烈打鬥的現象。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part3-資源代表圖
video 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part3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高中10-12年級
一、課程名稱/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 二、學習類別/原子能 三、課程來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四、課程介紹/【課程簡介】:本課程主要探討輻射應用在醫學上的表現。目前有許多醫院採用輻射方式來治療病患及儀器上的使用,說明了輻射防護的新趨勢和品質上的保證。 五、講座介紹/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輻射防護處 李若燦 處長 六、適用對象/一般民眾 七、課程主要章節/輻射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一)談輻射/(二)輻射在醫學上的應用/(三)國際輻防新趨勢與國內醫療曝露品保作業推動現況/(四)結論與展望
觀看次數853
修改日期:2017-11-27
Gymnothorax minor (小裸胸鯙)-資源代表圖
web Gymnothorax minor (小裸胸鯙)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ymnothorax minor(小裸胸鯙)俗名:小裸胸鱔、錢鰻、薯鰻、虎鰻、花糬鰻(澎湖)、花丑仔(澎湖) 、滾倒龍(澎湖)棲息深度:67 - 175公尺形態特徵:以前所紀錄之疏條紋裸胸鯙(Gymnothorax reticularis)為本種之誤鑑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3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1-10-24
Upeneus subvittatus (縱帶緋鯉)-資源代表圖
web Upeneus subvittatus (縱帶緋鯉)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Upeneus subvittatus(縱帶緋鯉)俗名:縱帶緋鯉、秋姑、鬚哥棲息深度:10 - 5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大;口小,下位;吻圓鈍;上下頜齒細小,鋤骨與腭骨具齒,均多形成絨毛狀齒帶;上頜延長至眼下方約1/3處。頦部縫合處具一對長鬚。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後緣具一短棘;鰓蓋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7-8 + 19-21。體被中大櫛鱗,易脫落;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8,側線鱗上之側線管分枝。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16;尾鰭叉尾形。體背銀灰色,體側銀白色,有時帶淡紅色光澤,無任何縱帶,腹部白色。第一背鰭末端有一黑色斑塊,二個背鰭的鰭膜上亦有暗色的縱帶,尾鰭上葉有4-5條及下葉有3-4條黑色或褐色的斜紋。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沙泥底質,經常成小群的在砂泥底質的棲地,翻動底沙泥,尋找底棲的軟體動物及甲殼類。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印尼東部。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漁業利用:可利用流刺網、延繩釣或底拖網等漁法捕獲。魚肉細緻,油炸、紅燒、煮味噌湯,味道皆可口。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