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3
2344-第8單元分分看(4-4)-小二數學(康軒)-資源代表圖
配合康軒版數學課本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第8單元分分看
觀看次數2406
修改日期:2022-05-11
小綠繡眼 - 本尊-資源代表圖
web 小綠繡眼 - 本尊
劉冠偉/花蓮縣港口國小國小1-6年級
小綠繡眼 - 本尊
點閱數23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2
質量與密度的測量-資源代表圖
web 質量與密度的測量
蔡凱如/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國中8年級
八年級上學期,剛開始接觸理化課程。對於科學實驗充滿興趣,卻又害怕自己學不來。前一堂課中,教導學生密度的概念以及定義,舉了木塊與鐵塊的例子,讓學生歸納出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會影響此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或浮。
點閱數1641
下載數133
修改日期:2012-12-03
藍帶細頸金花蟲-資源代表圖
web 藍帶細頸金花蟲
曾明煌/延平國小國小4年級
Lema solani
點閱數524
下載數97
修改日期:2010-10-13
Pusia cavea (洞穴蛹筆螺)-資源代表圖
web Pusia cavea (洞穴蛹筆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usia cavea(洞穴蛹筆螺)形態特徵:殼約略呈菱形,深紫褐色,上面有白色橫帶,橫帶上下有較淺的褐色橫帶。縫合線下方有肩部,殼體上縱肋約十條,肋與肋間的殼體十分平滑。殼口橢圓形,軸唇上有兩齒,為黃褐色,外唇完整,紫褐色與白色相間。棲所生態:棲息在潮間帶沙礫底。世界地理分佈:菲律賓, 印度-太平洋地區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小琉球,澎湖,基隆市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64-3-2-2電磁流與馬達運作的原理-資源代表圖
video 64-3-2-2電磁流與馬達運作的原理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國中7-9年級
電磁流與馬達運作的原理
觀看次數314
修改日期:2019-12-08
化學∕這是我們喝的水嗎∕河伯娶親-資源代表圖
web 化學∕這是我們喝的水嗎∕河伯娶親
劉寶元/屏東縣仁愛國小國小5-6年級
本單元以水的物理變化與化學性質為主軸,發展關於水資源的教學活動與素材,結合環保意識之人文取向,以加強學生對環境資源的理解與重視,而其中飲用水與人類生活更有密切關聯,因此本單元結合生活中的用水,讓學生從生活中連結科學知識,並強化環境保護概念。
點閱數422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3-09-27
Synaphobranchus kaupii (高氏合鰓鰻)-資源代表圖
web Synaphobranchus kaupii (高氏合鰓鰻)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ynaphobranchus kaupii(高氏合鰓鰻)俗名:高氏合鰓鰻、合鰓鰻棲息深度:120 - 4800公尺形態特徵:上頜長大於下頜長,體色為紫棕色,體表鱗片呈拉長桿狀並且規律地以籃子編織的形式排列,鋤骨齒呈單一排列,總共23-28顆,前上頜骨篩骨複合齒共9-12顆;前鼻孔具有皮瓣延伸物,位於吻端開口朝正前方,後鼻孔開口周圍具有環狀突起,位在眼睛正前方,IO有6個感覺孔,POM有6個感覺孔,SO有2個感覺孔;背鰭前脊椎骨數33-35,肛門前脊椎骨數31-33,總脊椎骨數145-147,胸鰭鰭條數9-14,尾鰭鰭條數9-11,肛門前側線孔數31-36,背鰭至側線的鱗片數18-22。形質測量上,各部位與體全長TL的百分比:肛門前長度29.3-30.4%,尾長71-71.1%,軀幹長16.9-17.6%,鰓孔位體高5.9-6.5%,肛門位體高6-7%,背鰭前長31.4-32.4%,頭長12.5-12.9%,側線長85.5-95.6%;與頭長的百分比:上頜長59.8-65.3%,下頜長56.6-57.5%,眼窩間距19.1-20.4%,吻長33-33.1%,眼徑長12.9-15%,胸鰭長51-59%,鰓孔長17.6-18.3%。各部位與體全長比例:肛門前長度1比3.3-3.4,尾長1.4,軀幹長5.7-5.9,鰓孔位體高15.5-16.8,肛門位體高14.1-16.5,背鰭前長3-3.2,頭長7.8-8,側線長1.05-1.16;與頭長的比例:上頜長1.5-1.7,下頜長1.7-1.8,眼窩間距4.9-5.2,吻長3,眼徑長6.7-7.8,胸鰭長1.7-2,鰓孔長5.5-5.7。(陳鴻鳴、楊瑋庭)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深淵區域最上層附近的大陸斜坡之深海底棲性魚種,為300-1200公尺之優勢魚種,喜歡生活於有洋流的海底,以小型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維生。生態習性不甚清楚。地理分佈:分布於東大西洋:法羅與冰島到維德角、奈及利亞、那米比亞與南非。西大西洋:格陵蘭到巴哈馬,也包括巴西。西北大西洋:加拿大。印度-西太平洋:日本至澳洲,以及夏威夷等。臺灣各地海域多有分布。漁業利用:非經濟性魚種,較為罕見,僅供下雜魚利用及學術研究使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生物技術的應用-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技術的應用
陳怡潔/桃園市立大成國中國中7-9年級
認識基因轉殖、複製人等生物技術的應用
點閱數431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1-02-21
Siphonaria atra (黑松螺)-資源代表圖
web Siphonaria atra (黑松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iphonaria atra(黑松螺)俗名:細肋松螺形態特徵:星狀笠螺型。殼表黑色、褐色,放射肋為白色。殼頂低。粗放射肋突出殼緣,約具15條,並具2條水管溝形成的肋。殼內深褐色,陶質,具光澤,放射肋處為白色。棲所生態:棲息於潮間帶岩礁上。岩岸高潮區世界地理分佈:福建以南沿海、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地理分佈:花蓮石梯坪,蘭嶼,花東海岸,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台北縣貢寮鄉澳底,綠島,高雄縣旗山,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海口,台灣東北角,東沙島,小金門,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宜蘭縣蘇澳,新竹縣,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3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