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778
Acanthocepola krusensternii (克氏棘赤刀魚)-資源代表圖
web Acanthocepola krusensternii (克氏棘赤刀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canthocepola krusensternii(克氏棘赤刀魚)俗名:克氏棘赤刀魚、紅簾魚、紅帶(澎湖)、紅獅公(澎湖)、紅新娘仔(澎湖)棲息深度:200 - 250公尺形態特徵:體甚延長而側扁,呈帶型,體長可達體高7.4倍以上。口裂寬大而傾斜,吻極短。頜齒細弱,1列,尖端微向後彎;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前鰓蓋骨下角具1棘,後緣鋸齒狀,約具5強棘。前頜骨與上頜骨間無黑斑。鰓裂大,鰓膜彼此分離,且與峽部分離。肛門位於胸鰭下方。體被細小圓鱗。背鰭及臀鰭基底長,並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僅有鰭條,但分節不明顯,後端鰭條也不分支;背鰭軟條數72-82;臀鰭軟條數76-82;尾鰭尖形。體一致為橘紅色,背部色深,腹部較淡;活時,在體側具橘黃色斑點;背鰭前部不具任何黑斑點。棲所生態:棲息於較淺之砂底或泥底質水域的底棲性魚類。通常挖掘洞穴,藏身其中,並以頭上尾下的立姿於洞穴周緣捕食獲物。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自日本至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東部及東北部之海域為主。漁業利用:一般以底拖網或蝦拖網捕獲,數量不多,不具經濟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0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1-10-24
「科學的應用-工程的奧秘探索」-18-2總結-訪談沈曉白教授-資源代表圖
本影片提供了多元選修課程影片_18總結-18-2總結-訪談沈曉白教授
觀看次數354
修改日期:2021-01-22
2313-第7單元錢幣(6-1)-小一數學(南一)-資源代表圖
配合南一版數學課本國小一年級下學期第7單元錢幣配合南一版數學課本國小一年級下學期第7單元錢幣
觀看次數413
修改日期:2022-05-04
Stolephorus indicus (印度側帶小公魚)-資源代表圖
web Stolephorus indicus (印度側帶小公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tolephorus indicus(印度側帶小公魚)俗名:印度側帶小公魚、印度銀帶鰶、印度小公魚、魩仔、白骨鱙、丁香鱙、苦鱙、惡鱙棲息深度:0 - 2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形,腹部圓,僅有3-5枚小稜鱗位於胸鰭與腹鰭間。頭略長。吻鈍圓,突出。眼中大。口大,略下斜;上頜前端突出於下頜,上頜骨末端尖,向後延伸達前鰓蓋骨之前緣或略超過;前鰓蓋骨之後緣呈平滑之外凸弧狀。鰓耙細長而密,下枝鰓耙在20-22間。體被圓鱗,鱗小而薄,易脫落,無側線;胸、腹鰭的基部有腋鱗。背鰭短,位於體中央,前方貝1棘狀稜鱗;腹鰭短,末端未達背鰭起點;臀鰭起點位於背鰭中部下方。體灰白色,體側中央由頭部起始至尾柄具一條銀白色帶。各鰭多半透明而略呈青灰色。棲所生態:近沿海表層魚類,濾食浮游生物為生,具群游性。多於表層至20公尺深之海域活動。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非洲東部、印度及南亞。臺灣盛產於南部及東北部海域。漁業利用:全年皆產,南部沿海較多,是魩鱙漁業的重要漁獲物之一,多以焚寄網捕獲,新鮮時可清蒸,但大多曬乾後出售,炒花生、辣椒或煮湯。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光的反射-潛望鏡-資源代表圖
web 光的反射-潛望鏡
李璧如/五福國中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藉由反射定律的模擬、撞球、平面鏡模擬、反光器、手電筒、湯匙等實驗,讓學生了解反射定律。並設計潛望鏡、光的黑洞、幻影等光的反射的應用的有趣實驗。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708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13-09-27
106國中會考地科第43題-資源代表圖
video 106國中會考地科第43題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中7-9年級
106國中會考地科第43題
觀看次數306
修改日期:2019-12-06
地震防災作陣來-資源代表圖
web 地震防災作陣來
詹鳳君/縣立獅潭國小國小5-6年級
利用資訊媒體工具及素材進行地震防災教育的教學教案
點閱數708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9-01-18
校園植物-美女櫻-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美女櫻
李誌偉/南投國小國小5年級
校園植物-美女櫻
點閱數23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10-13
Galeus eastmani (依氏蜥鯊)-資源代表圖
web Galeus eastmani (依氏蜥鯊)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aleus eastmani(依氏蜥鯊)俗名:伊氏鋸尾鯊、沙條、依氏蜥鮫棲息深度:10 - 200公尺形態特徵:體型修長,近似圓柱形或稍縱扁。頭平扁,頭寬大於頭高;尾部細長側扁。吻端呈窄拋物線。眼大,橢圓形,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瞬褶下方具一深溝。鼻孔斜列,位於口前,前鼻瓣具一個三角形突出,無鼻鬚;無口鼻溝。口寬大,弧形,口閉時齒暴露;上下唇褶發達;齒細小,5-7齒尖型,多行使用。噴水孔小,新月形,位於眼後。盾鱗細如絨化,3棘突3脊突。背鰭2個,小型,大小和形狀略同,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基底後端相對;臀鰭低而延長,內角突出,未達第二背鰭下角後方;腹鰭大於背鰭;胸鰭寬而圓;尾鰭狹長,上緣具2縱行鋸齒狀大鱗,上葉頗發達;尾鰭下葉前部不顯著突出,與中部連合呈倒三角形,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與上葉相連呈圓形。體褐色,體背具不顯著之鞍狀暗斑;背、尾鰭後端白色。棲所生態:棲息於較深水域的底棲性魚類,生態習性了解不多。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東海,可能至越南、菲律賓。臺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漁業利用:主要以底拖網捕獲,一般捕獲魚體較小,故以下雜魚處理,偶有人加工成醃燻製品。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20-3-1-1利用發聲原理來製作簡易的樂器-資源代表圖
video 20-3-1-1利用發聲原理來製作簡易的樂器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1. 利用樂器發聲的科學原理,設計製作簡易樂器。rn2. 認識樂器構造和聲音的變化有關。rn3. 簡化樂器的構造和功能,並畫出自製簡易樂器的設計圖。
觀看次數378
修改日期: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