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18
再造歷史現場-看見20位雲林在地瑰寶傳藝故事 雲林真正有影-資源代表圖
以傳統工藝「培養種子、傳習工藝、根植雲林」為宗旨,主要執行課程類群分三大部分:初階課程、進階課程、校園工作坊。針對一般沒有工藝基礎但有興趣的民眾,慢慢累積對傳統工藝欣賞的能力;傳統工藝「初階課程」藉由短期的傳統技藝培育,由雲林在地工藝師帶領一般民眾或大專院、高中職或社區大學的學員傳承技法,讓傳統工藝一代一代延續,結業時由學員完成一件作品,進而培養成未來傳統工藝的創作者;「進階課程」則開放給稍有經驗或相關科系、產業的學員報名,結業時由學員完成一件作品。最後,將初階課程傳習班、進階課程傳習班所創作作品,統一在「北港工藝坊」中靜態展出。「校園工作坊」則是透過網路或行文各校開放雲林縣國高中小學生報名,以辦活動營隊的模式,透過三位藝師以上之工作坊、講座、體驗、課程…並實作學習創作,結業時由學員們完成作品,在「北港遊客中心」內外展出。計畫於民國108年(2019)10月至12月每週一下午14:00—18:00(共11週)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辦理基礎刺繡課程、進階刺繡課程,共30人次。民國109年(2020)3月至5月每週六(共12週)於虎尾溪社區大學、海線社區大學辦理雲林社區大學─基礎刺繡課程,共35人次。 「北港百年藝鎮藝師攝影暨校園工作坊」計畫透過舉辦以攝影為媒介,以工藝藝師及傳統工藝、保存技術等為攝影主題或題材的工作坊,讓學子們不僅能夠親見藝師和工藝,學習記錄無形文化資產,還能進一步推廣、宣揚無形文化資產之美。北港鎮有許多傳統工藝及無形文化資產皆圍繞著媽祖文化,雲林縣的宗教工藝師共有76位,其中北港地區佔了其中的30位,可見北港具有深厚的文化動能,但於文化傳承方面卻面臨失傳的現況。北港地區的傳統藝師年齡漸長,工藝手法繁複、收入不穩定、無展演機會等情況導致藝師們無再傳子弟,使這些無形文化資產逐漸消失於北港鎮。本次主題以「北港工藝職人為北港宮廟注入生命力」,每位藝師信手捻來、妙筆生花,展現百年傳承的好技藝。 至今,現透過當代手法傳薪傳新,吸引更多人關注並願意投入,再創百年藝陣風華。攝影展合計辦理2場次,臺北場:民國109年(2020)年10月22日至11月4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雲林場:民國109年(2020)年11月18日至12月1日於北港大復戲院辦理,兩場合計參觀人數約5,000。另於民國109年(2020)12月出版攝影集:《雲林有影:神手映像攝影集》。
點閱數2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梟雄末日-海珊-資源代表圖
web 梟雄末日-海珊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方媒體將海珊冠以「巴格達屠夫」與「西亞希特勒」等封號,描述海珊冷酷獨裁又無情。美伊戰爭爆發後銷聲匿跡長達八個多月的獨裁者海珊,2003年12月13日,因隨從密報,遭美軍生擒。冷戰時期,海珊和伊朗爭奪中東地區控制權,發生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拉克因獲得美國資助,但戰爭卻也使伊拉克國力受損。伊拉克為擺脫經濟困境,解除鉅額外債,滿足佔領科威特油田的野心。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後遭聯軍擊退,戰敗後伊拉克在國際上遭到全面的孤立與經濟制裁,與美國關係也愈趨無緊張。911事件後,美國鷹派勢力抬頭,攻打阿富汗之後,伊拉克成了美國第二號的打擊目標,故以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欲一舉推翻海珊政權。
點閱數48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6
綠活圖~百年有機園-資源代表圖
web 綠活圖~百年有機園
李郁芬/縣立潛龍國小國小1-6年級
綠活圖~百年有機園
點閱數31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12-17
文化保存-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Seta Bakan 張鳳英)-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Seta Bakan 張鳳英)
計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織品為賽德克族千百年婦女們共同的文化結晶,由puniri技法體現了織布歷史的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軌跡,也蘊含千百年來賽德克族婦女的智慧。puniri「經挑技法」為賽德克族特有的技法,見織品的菱形紋(大小)、豆紋等紋路,即可知為該族織布特徵,其表現之技藝、色彩、紋飾,反映族群之藝術表現。
點閱數20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客家八音(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客家八音(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客家八音」是最具客家色彩的純音樂藝術,其音樂風格、演出形式、音樂內容與樂器使用,隨著族群遷徙而融合各地傳統民間音樂,逐漸演變成一特殊的器樂曲種。「客家八音」是以鼓吹樂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樂器合奏,即以鑼鼓樂為基礎加嗩吶類樂器為主。演奏內容分為「吹場樂」和「絃索樂」。「吹場樂」即鼓吹樂,主要用於廟會典禮和婚喪喜慶等禮俗等演出;「絃索樂」多用於北管戲以及純器樂演奏。 臺灣客家八音最常用於婚喪喜慶等場合,但台灣南部和北部在使用樂器和編制上有所不同。客家八音演奏的場合與民間的活動息息相關,舉凡廟會、宗教活動或生命禮俗皆需要它;另外它也與臺灣傳統北管戲密不可分。
點閱數28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教學指引-資源代表圖
web 教學指引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一)說說看下列產業是屬於勞力密集產業還是技術密集產業?(1)玩具熊(2)手機(3)傳真機(4)腳踏車(5)照相機(6)球鞋請參照「具體成果」內容頁之表格,回答以下問題:(二)台灣開始貿易順差的年代是哪一年?後又在哪一年發生逆差?為什麼?(三)加工出口區順差貿易額佔全國順差貿易額最高的年代是哪一年?(答案請看下一頁)
點閱數19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25
廟宇神像篇-資源代表圖
web 廟宇神像篇
賴永全/縣立新光國小國小3-6年級
廟宇神像介紹
點閱數3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1-10-01
王爺旨意紙藝-資源代表圖
web 王爺旨意紙藝
趙展正/雙春國小國小3-4年級
教學內容含括北門區重要的人文景緻—南鯤鯓代天府,以『紙藝Q版公仔』實際動手製作Q版神明,並結合重大慶典──南鯤鯓王爺祭,讓學生能自主學習蒐集相關資料,最後利用彈性時間讓學生介紹自己作品,互相交流。
點閱數238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2-02-14
再造歷史現場-品味1884培育活動—滬尾之役創意料理線上課程-資源代表圖
「品味1884培育活動」,以1884年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為主題發想,推出創意料理人才培育課程,嘗試從與生活緊密關聯的「食」,以創意設計再現淡水歷史故事。隨戰事發展時序,從五大方向:法軍來襲、清軍布局、戰事記錄、民間傳說、戰後影響,構思設計前菜、湯品、2道主菜、調飲、甜品等6道創意料理。每一道特色美食,都滿載1884年滬尾之役的故事。
點閱數1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3-12-25
北港媽祖繞境-資源代表圖
web 北港媽祖繞境
郭鈺羚/雲林縣立僑美國小國小4年級
深入在地文化,引導學生思考。
點閱數173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