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79
地理-勇渡藍海 - 台灣漁業一百年-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勇渡藍海 - 台灣漁業一百年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臺灣漁業的發展歷經百年,從原始的竹筏、石滬與牽罟等捕魚方式,轉變為配備先進儀器的遠洋漁船,足跡遍佈世界三大洋,展現臺灣漁業的高度發展與技術演進。養殖漁業亦從早期單一虱目魚的粗放式養殖,轉型為多樣化的高技術模式。這些變遷不僅體現產業技術的進步,也反映漁民面對環境與經濟挑戰時展現的智慧與創新精神。透過影片中虛擬角色的故事,引領觀眾回顧臺灣漁業近百年來的足跡與成就,了解從傳統漁法到現代科技導入的歷程,如何一步步奠定臺灣作為遠洋漁業強國與養殖技術先驅的地位。漁民的堅毅與彈性,不僅塑造了臺灣的漁業面貌,也展現出因應環境變遷與全球化趨勢下的生命力,值得我們珍視與學習。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海港大城市 發掘新高雄-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海港大城市 發掘新高雄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旗津位於高雄市,是一個長條形的海外沙洲,南北長約11.3公里、平均寬僅200公尺,是高雄最早發展的海港地區。原本旗津與台灣本島相連,但在1967年為了擴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將半島地形截斷,旗津因此成為一座獨立的小島。直到1984年過港隧道完工後,旗津與本島的交通才大幅改善,帶動觀光與地方發展。如今旗津以豐富的海鮮美食、渡輪體驗與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吸引遊客,並規劃為「旗津風景區」,成為高雄重要的旅遊據點之一。這段歷史與地形的變化,展現了人為工程如何改變自然地貌,也顯示出港口城市在交通、觀光與經濟上的高度連結與演變。
點閱數3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美味石斑 台灣之光-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美味石斑 台灣之光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台灣的石斑魚養殖技術在國際間享有盛名,不論是親魚、魚苗的培育,還是成魚的養殖技術與品質控管,都展現出高水準的成果。台灣漁民以堅持與創新的精神,不斷突破困難與限制,成功養殖出品質優良的石斑魚,成為國際間讚譽的「台灣之光」。這項成果不僅展現臺灣在水產養殖上的技術實力,也顯示在地產業如何因應自然環境與市場需求,發展出獨特的經濟型態。透過養殖石斑魚,臺灣不僅強化漁業發展,更拓展出口市場,提升國際能見度。這不只是水產技術的成功,更是地方產業與生活智慧的結合,值得我們深入了解與學習。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火燒島驚豔一夏-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火燒島驚豔一夏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5-6年級
台灣擁有超過三百個鄉鎮與二百多座漁港,各地漁業發展蓬勃、漁貨多樣,展現出無限的生命力與地方特色。這一集《火燒島驚豔一夏》,帶領觀眾前進綠島——昔日被稱為「火燒島」的小島,探尋當地的漁業文化與自然美景。綠島不僅擁有碧海藍天與環繞珊瑚礁的天然海岸,還結合了觀光、保育與在地產業特色,展現豐富的島嶼生命力。節目中還介紹「綠葉姑娘」這項特色內容,象徵著綠島女性的勤勞與美麗,呼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透過這趟旅程,不僅能一窺綠島的風土民情與海洋生態,也引發人們對漁村生活、地方文化及永續海洋的思考。
點閱數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公民-跨世代唱出母親的歌─阿爆-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跨世代唱出母親的歌─阿爆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5-6年級
原住民音樂創作者阿爆,透過將排灣族傳統語言與現代音樂風格融合的創作方式,成功喚起族人對母語與文化的認同。她的音樂作品承載著千年文化的深度,同時以流行、電子等元素與年輕世代建立連結,讓族語不再遙遠,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日常語言。阿爆將音樂作為橋樑,跨越世代與文化藩籬,鼓勵原住民青年「學回自己的語言」,重新找回文化自信與身份認同。她不僅是一位歌手,更是文化的推動者,致力於讓原住民族的聲音被聽見,促進族群團結與社會對原民文化的理解與尊重。透過態度鮮明的創作,阿爆實踐「唱自己的歌、說自己的話」的文化理念,讓音樂成為族群自覺與文化行動的重要力量,也展現出台灣多元族群共融的美好價值。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公民-擁抱自己的不一樣─桃子A1J-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擁抱自己的不一樣─桃子A1J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5-6年級
桃子A1J是來自越南與台灣的新住民二代,成長歷程中面對著語言差異與文化認同的掙扎。直到大學,她透過音樂創作,將越南語、華語與台語交織融合,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與身份定位。她的音樂不僅是自我表達,更成為文化連結的橋樑,鼓勵更多新住民子女認識並擁抱自己的多元背景。桃子深信,每一種差異都是一種力量,文化融合不是撕裂,而是一場創造之旅。她用創作傳遞多元族群的美,也提醒社會看見並尊重這些來自不同文化交會的聲音。透過音樂,她不僅讓自己發光,也讓更多年輕人從中找到自信與認同,進一步推動社會邁向更理解與包容的未來。她的故事,是一段關於身份、文化與勇敢的詩篇。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碧海藍天 琉球一夏-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碧海藍天 琉球一夏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5-6年級
屏東小琉球擁有豐富且獨特的自然景觀,是南台灣熱門的生態觀光地點。東南沿海一帶分布著大片的厚石裙礁,從大寮港延伸至海子口,沿岸為綿延的珊瑚礁地形,裙礁內部形成廣闊的海蝕平台。這些平台經過長年海水侵蝕,表面崎嶇不平,怪石嶙峋,展現出與其他海岸截然不同的自然風貌。另一景點「美人洞」則位於小琉球東北角,是由當地鄉公所於民國64年開發而成,洞口面海、奇石羅列、草木扶疏。站在洞前,不僅可遠望波光粼粼的海面,也能聆聽濤聲與觀察天然岩石構造,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壯麗與心靈的開闊。小琉球的自然美景融合地形地貌、生態與人文,成為海洋教育與戶外學習的理想場域。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水下龍宮 嘻遊趣-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水下龍宮 嘻遊趣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台灣素有「漁業王國」之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發達的漁業技術。然而,隨著長期過度開發與沿海水域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漁獲量逐年下降,海底生態系也面臨極大威脅。過去繁盛的「水下龍宮」逐漸變得稀疏破碎,提醒人們反思人類與海洋資源的互動關係。為了挽救這一現象,台灣近年積極推動漁業資源的保育與重建,例如進行魚礁投放、禁漁區設立與海洋教育推廣等措施,期望恢復海洋生機,讓美麗的海底世界得以永續延續。透過這樣的努力,我們不僅守護珍貴的自然資產,也培養新世代對海洋的認同與保育責任,讓未來仍能見證繽紛的海底生態風貌。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海上明珠 戀夏琉球-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海上明珠 戀夏琉球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5-6年級
杉福漁港位於屏東縣小琉球的西北方,臨海而建,漁筏多利用天然的珊瑚礁灣作為停泊處。目前港區設有約54艘船筏,並於民國68年至82年間進行過多項基礎工程建設,包括2,700平方公尺的泊地浚挖與200公尺的海堤修築,使船隻出入更加安全便利。由於地理位置朝西北面,杉福港在颱風季節相對風浪平穩,是當地重要的避風漁港之一。漁港鄰近的蛤板灣擁有豐富的海蝕地形,如海蝕凹壁、海蝕壺穴與形似香菇的海蝕柱。這些奇岩異石是海水長年拍打與侵蝕下自然形成的地貌景觀,類似小琉球著名的花瓶石。杉福港兼具漁業功能與觀光潛力,展現小琉球海洋地理與自然變遷的迷人風貌。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淡水Party逍遙遊-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淡水Party逍遙遊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淡水地區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而聞名,東有大屯山山脈、西臨觀音山,三面環山構成天然屏障。這樣的地形優勢,使淡水早年成為重要的交通與貿易港口。河海交會的地理位置,不僅便利了人員與貨物流通,也帶動當地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淡水的歷史發展與地形息息相關,從清代開港通商到近代成為觀光熱點,都展現了自然地理對城鎮發展的深遠影響。如今,淡水仍保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成為民眾休閒與學習的好去處。
點閱數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