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DOC在地課程-【彌陀DOC】戲說皮影-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彌陀DOC】戲說皮影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內容以記錄皮影劇團的傳統文化,及幕前幕後永興樂皮影劇團的現況,在努力保存傳統文化的艱難過程及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上著墨。
點閱數32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aing banday 嚴玉英)-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aing banday 嚴玉英)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1990年代初,新社噶瑪蘭族人發起民族復興運動,開啟香蕉絲編織工藝復振行動,由部落的三位祭師Abi(朱阿比)、Ibay(潘烏吉)與Ayok(潘阿玉),從記憶中一步一步將香蕉絲編織的知識與技術,再現於當代生活。
點閱數2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海洋無國界 再現聖薩爾瓦多城-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海洋無國界 再現聖薩爾瓦多城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6年級
基隆,作為台灣的歷史與文化重鎮,擁有豐富的多元歷史,尤其在十六世紀以來,便成為重要的貿易與航運據點。基隆與淡水自明代起便是中國與日本沿海水手的航行指標,地理優勢使得這裡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節點。西班牙人於十七世紀以來,將基隆視為理想的貿易跳板,透過馬尼拉與閩南商人的情報,成功在基隆建立據點,推動亞洲與歐洲的交流。和平島考古發現,如西班牙建造的教堂牆基、卡拉瓦卡十字架等,證實了基隆在大航海時代的國際化地位。此外,當地的巴塞人文化也顯示出台灣原住民與外來勢力的互動。基隆的歷史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深入了解家鄉過去的機會,也凸顯台灣歷史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口罩嗎?-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口罩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面罩是用來偽裝或是扮演,一直到西元前第六世紀人們才開始用面罩來保護自己,波斯墓穴的門上發現有人們用布遮蓋嘴部的圖象。在口罩出現之前,有類似口罩的用品嗎?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口罩道館』,了解一下人類最早的口罩是什麼時候出現?又為什麼會出現?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認識口罩的發明與演變過程吧!
點閱數1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南大路警察宿舍-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南大路警察宿舍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興建於1929至1935年間的南大路警察宿舍,為典型日式雙拼木造建築,共兩棟四戶。宿舍位於昔日黑金町,地名源自蒸汽火車燃煤所致的煤煙或日文鐵的音譯くろがね,見證鐵道與地方生活的緊密連結。宿舍曾為日人社區的一部分,歷經時代更迭,成為警務人員居所。201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後,政府斥資修復,2021年完工並由時藝文化創意公司營運,活化為展覽與藝文空間,命名為下竹町。宿舍與鄰近的下竹樹屋、後站公園串連成綠意藝文廊帶,融合歷史、文化與生活,打造後站地區的新興文化地標,展現歷史建築再生的可能與魅力。
點閱數6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阿美族的傳統祭典-豐年祭-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阿美族的傳統祭典-豐年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傳統祭典道館』,「豐年祭」是阿美族人最盛大的活動,於每年7、8月間舉辦。這個節慶的意義在加強倫理意識與傳統的傳承,而不是慶祝豐收。早年為期8至15天,但時至今日,許多舊俗和禁忌都略有改變,ㄧ般遊客也可加入同歡。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原住民族還有哪些神聖重要的傳統祭典吧!
點閱數1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泰安DOC_口簧琴達人多乃老師演奏-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泰安DOC_口簧琴達人多乃老師演奏
泰安數位機會中心/苗栗縣泰安鄉清安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要知道泰雅口簧琴是什麼?口簧琴對泰雅族又有什麼重要性?要如何才能吹出好聽的口簧琴?現在就透過口簧琴達人多乃老師的介紹和表演來感受泰雅口簧琴的源流
點閱數28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百鬼夜行活動意象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百鬼夜行活動意象影片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百鬼夜行祭是近年來鳳林地區的年度盛事,在每年七月這個傳說鬼門開放的月份中,不再只有戒慎恐懼的心態,而是在傳承傳統文化中對鬼神的敬仰、對祖先的追思同時,也融入現在社會開放多元的社會新元素,用歡樂活潑的方式,讓傳統客家村因百鬼夜行這項活動而有了新活力。在本次課程中,老師、學員利用之前活動公開徵得的圖作素材,加上文字敘述補足背景,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作為百鬼夜行活動意象宣傳影像。
點閱數30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國小5-6年級
金瓜石聚落因礦業生產而興起,聚落的形成主要由日式宿舍區與礦工聚落構成,其中日式宿舍區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大約興建於1930年代,為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時期提供日籍職員及其家人的員工宿舍。光復後日人撤退國民政府派員管理金瓜石礦區,此宿舍區改為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階層的員工宿舍,一直到臺金公司結束營運前夕,宿舍居民才逐漸遷居外移日式宿舍區的房舍。依居住者的身分階級不同形式不一,四連棟則為其中一種高級職員宿舍,2006整修完成,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為保留尚可使用的珍貴建材,初期工程便進行整棟建物的拆解工作,所有屋瓦、梁柱、門窗、玻璃等,一一加上註記,將仍可使用的部分再組裝回去。
點閱數17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新埔祭祀文化人文底蘊深 公民新聞訪宗祠老店新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新埔祭祀文化人文底蘊深 公民新聞訪宗祠老店新生
新埔DOC/新竹縣新埔鎮新星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挖掘新埔人文面向,了解新埔在地傳統宗祠的文化與地方生活如何息息相關,透過在地老店「呂順興餅舖」、「德興香舖」、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張寶釧老師的講述,了解老店結合過往傳統與在地文化進行創生的精神,藉由影片拍攝與分組的練習,讓人深入了解在地家鄉與文化底蘊。
點閱數25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