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4
單寧布的藍調-資源代表圖
web 單寧布的藍調
黃巧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牛仔褲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牛仔褲的發明人李維.史特勞斯(Levi Strauss),也不是在一夜之間發明出牛仔褲的。 當李維.史特勞斯在1853年離開家鄉紐約時,他並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他會成為世界最大最成功的牛仔褲製造商,甚至連發明牛仔褲的想法,也未曾有過。 1853那年,李維前往舊金山,打算經營賣乾貨的生意。當時,加州淘金熱自1849年開始,吸引著無數的探礦者絡繹不絕地來到。李維以他獨到的眼光,從紐約帶了一批帆布,準備賣給淘金客充當帳篷和篷車頂的材料。可是,當他與其中一位淘金客聊天時,對方卻潑他冷水:「我們現在最需要的不是那些玩意兒,而是耐穿的長褲。可以讓我們下了礦坑裡,不容易磨破的。」這句話啟發了李維的靈感,他請裁縫師將帶來的那批棕色帆布裁製成長褲,賣給淘金客,一試之下,果然耐穿。這訊息一傳十,十傳百,過沒多久,大家都知道「李維的牛仔褲」的確不錯。然而此時,女人穿牛仔褲仍被視為禁忌。1970年代以後,在美式流行文化的帶動下,牛仔褲成為國際間流行的一款服裝,其風潮席捲全世界,至今未曾衰退。隨著Hippy文化風行、中性服裝的大量出現,女人於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亦開始穿著牛仔褲,時至今日,女性牛仔褲裝甚至被認為是帥氣、性感的裝扮,國際性服裝設計師更把牛仔褲的元素大量納入女裝設計之中。不論上流社會,或是普羅百姓,牛仔?是人人皆有,男女必備,然而遠在100多年前,牛仔褲甚至不能算上得了檯面的發明,是藍領勞工階層的服裝表徵,回首單寧布一路走來,可不是省油的燈,毫無疑問為服裝界中的東方不?,尤其隨?設計的改良與材質的研發,牛仔褲反而能詮釋出風情萬種的一面。在現在的年輕文化中,認為「牛仔褲」所代表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在牛仔褲的各種品牌中,Levi’s是牛仔褲的鼻祖,Lee、Lee Cooper、Puma、Texwood等品牌是後起之秀。其風格也有極大的分別,Levi’s的風格保持著牛仔原汁原味的草莽彪悍氣息,Lee表示著城市平民的勞動風格,Lee Cooper雕塑的是沒落貴族玩票的感覺,Puma承襲了運動的活力等等,其風格的多樣性,真的是『總有一款適合你』!穿上牛仔褲,不論是什麼身份、地位、年紀、高矮、胖瘦,自己做自己,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它包裝出的人絕對是本色的自我,濾去了其他,在在彰顯牛仔褲的自我本色。
點閱數782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7
美的標準---就是「S」-資源代表圖
web 美的標準---就是「S」
黃巧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自1890年代起,西方女性的服飾流行曲線開始以強調「S 」型曲線的審美標準為主,為達到這種曲線效果,女性開始穿著硬挺的緊腰衣,隨著追求這種曲線的趨勢不斷發展,緊腰衣開始增加腰部的長度,來達到更完美的「S 」型曲線,這樣一來使得穿著緊腰衣時腰部更加束縛,女性活動更加不便,但為了追求時尚,這樣的緊腰衣仍風行一時。由於「S 」型曲線的發展,此時女性服裝的特點是裙撐架的流行消退與出現高緊的蕾絲領子,機能性不佳的「羊腿型袖子」又再度流行。這種強調「S 」型曲線的優雅服飾至1910年才逐漸緩和下來。
點閱數2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恭王府-資源代表圖
web 恭王府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恭王府興建耗時甚長,從1776年開始一直到1785年才完工,是北京城裡60多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王府花園,恭王府最早是乾隆寵臣滿族大學士和珅的宅府,由於有乾隆當靠山,和珅貪贓枉法,將貪污所得用來建設自己的宅第,將它裝飾的美輪美奐,等到乾隆一去世,嘉慶馬上將和珅定罪抄家,到了咸豐2年,咸豐便將這裡賜給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此後便稱恭王府。恭王府有中、東、西三座院落及後花園(名萃錦園),花園極具特色,其東南西三面被馬蹄形土山環抱,自中路進園門後,土山起障景作用,穿越山洞門後豁然開朗,正中置一峰石,名「飛來峰」,峰東為「流杯亭」,峰北為一水池,面池是一組廳堂,穿過廳堂進入庭園,有一座石山,是全園主景。石山有一山洞內有康熙書寫的「福」字碑,為恭王府內一絕,加上西洋門和室內大戲樓並稱王府”三絕”。
點閱數40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溫州橘、河北梨-資源代表圖
web 溫州橘、河北梨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橘子是宋代產量最大的水果之一,當時品種有二十七種之多,其中尤以「溫州乳柑為」冠,《橘錄》載:「溫人謂乳柑為真柑」,乳柑乃因食之味似乳酪而名(當時乳酪比較接近今日的鮮奶酪而非起士),果實「顆皆圓正,膚理如澤蠟。始霜之旦,園丁採以獻,風味照座,掰之則香露噀人」,以溫州產的為最上品,其他地方所產的「不敢與溫橘齒」。梨在中國的栽培範圍亦廣,但以河北梨最為出名,河北「鵝梨」馳名全國,陜西、京西所產亦多,鄭州梨更是以大出名,有大至一斤者。相傳有個田姓小孩數歲仍不會說話,大人拿了這種梨子給他吃後,驚訝的開口說:「大好!」,故鄭州梨別名「語兒梨」。
點閱數24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元之大都-資源代表圖
web 元之大都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1206年鐵木真被推為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1215年蒙古軍攻佔中都後,廢除中都之名,恢復燕京舊稱,1264年,忽必烈下詔將燕京改稱中都,府名仍為大興,”燕京”之名從此廢用,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國號”大元”,次年2月改中都為大都,並定國都於此,1279年元滅南宋,統一中國,大都遂成為統一的中國之首都。金中都城是在唐幽州城、遼南京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而元大都城則完全拋棄了舊的城基,在一片新拓的土地上建造起一座宏偉的城市。原因之ㄧ是因為中都城經過金末戰亂,宮殿城防遭到嚴重的破壞,1217年又發生大火災,加上中都蓮花河水系水量不足,不能滿足都城日常用水的需要,另選新址是為了找尋新的水源。最後選中了中都的東北郊作為新址,原因有三:1.此區是金朝宮苑太寧宮的舊址,環境優美;2.太寧宮內的瓊華島是中都一帶的”制高點”,在此處建城有”鎮壓”住前朝的用意;3.新城址可用西北山區的水源,與高梁河接通,引水入城,不僅可以滿足宮廷和居民用水,還解決了大都的漕運問題。主持大都設計規劃與施工的是劉秉忠。劉秉忠(1216-1274)在忽必烈取得汗位之前曾向他陳述”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的道理,對忽必烈產生極大的影響。元朝建立後,劉秉忠身居太保,對定國號、立朝儀官制、營建大都城池與宮殿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大都城於1267年正式興建,主要工程分為宮殿、城池、河道三項,初期主要進行宮殿建築,1274年大部分完工,然後修築城垣,1283年基本建成大城。現在,北京還保存幾段大都土城遺蹟,從馬甸到皇亭子一段殘垣是北城牆遺蹟,2003年在此建成”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北京歷史的發展,即使是歷經遼之陪都或是金的首都,其影響都未能涉及長江以南的地區,一直到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在此定都,北京才真正成為整個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這種地位從元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清,並愈加鞏固。
點閱數4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徽菜的演變-資源代表圖
web 徽菜的演變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一大三重」,道盡徽菜訣竅,芡大、重油、重色、重火工,擅長引出食物的原味,以酒去腥生香,火腿、冰糖佐味提鮮。為豆腐發源地,對豆腐烹調手法的講究,更是精細無比,獨具許多風味特殊的豆腐菜,現在更發展出「豆腐宴」。 徽菜的發展與徽商有著相當的關連性,徽商在清朝活動於全國各地,不忘故鄉舊味,以揚州上海為根據地者,將許多徽菜給帶入了全國,紅燒獅子頭與湯包,就是徽菜流通全中國的最好例子。徽州是多山的地形、可耕地狹小、土壤又貧瘠,能夠養活的人口有限,所以徽州有俗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也造成徽州人口大量的外移,或多或少促進了徽商的出現。徽州也因為多山,山谷清溪四處縱橫,各式野味雲集山林,山蔬更俯仰即是,群山流下的好水匯集成為錢塘江,這些好水則成了豆腐的最佳原料。
點閱數2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宙斯祭壇-資源代表圖
web 宙斯祭壇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緊接在古典希臘之後的是希臘化時代,希臘化時代藝術的特質,在小亞細亞西北佩格蒙(Pergamum)的《宙斯祭壇》中可以說達到頂點。在整體結構上,一種將建築視為在空間中之塊體的雕刻式概念也發展到極致。而不像過去主要由一個個的塊體加以控制的空間,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部分與整體間具清楚關係的這個古典價值,也可說在此達到顛峰。連續的雕刻帶所造成的與下方基座和上方廊柱的差異,形成一種幾近色彩性的對比,感受的出來嗎?
點閱數38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樑柱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樑柱系統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從公元前4千年之初,廟宇和居室在地點和形式上都有所區分。在地中海中心位置的馬爾他島(Malta)已運用石材建造廟宇了。廟宇入口採取將一塊橫石放在兩根直立的石柱上的柱楣系統。樑柱系統的建築結構在新石器時期的歐洲已經採用。位於英國南部沙利斯柏利平原(Salisbury Plain)的環行巨石群(Stonehenge),約自西元前3000年起,分數個階段建造,巨石呈同心圓狀精確排列,是歐洲最大的史前遺跡,198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些巨石深入地下2.5公尺,地上部分高6.5公尺。令人好奇的是數千年前人們如何將這些巨石從三百多公里外運來並豎立起來?為何要建造巨石群?人們的推測從觀象台、太陽神殿、祭壇、墓場,甚至刑場、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傑作等都有,可能十九世紀英國名相格拉斯頓(Gladstone)的名言頗合宜,他說:「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蹟。」英國電影《黛絲姑娘》的結局即以此為場景:淳樸苦難的黛絲與心愛的逃出虎口,來到這堆巨石群中,當火紅的太陽從巨石堆疊的拱門中升起,充分顯示巨石群的神秘感。
點閱數34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圓形競技場-資源代表圖
web 圓形競技場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混凝土建材的發展對羅馬建築而言,比大理石的使用更為重要。羅馬人將它和拱與拱頂結合運用,帶來建築上的重大改革。拱成為羅馬建築中的本質元素,強調了土石結構的力量與巨大,用以建造羅馬帝國境內的各種公共建築。這一切彷彿象徵著帝國本身的持久權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圓形競技場。
點閱數2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董家林古城-資源代表圖
web 董家林古城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20世紀6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房山區琉璃河鎮東北的董家林村發現一座北京地區迄今年代最久的古城址,董家林古城址位在西山腳下一塊寬闊的高台平地上,琉璃河(又稱大石河,古稱聖水)自北向南流,而古城正好位於河灣地帶。經過考古發掘測定,這座古城大致成東西向的長方形,北墻墻基保存較好,南部城基已遭琉璃河沖毀,東西城基各殘留北半段,在靠城牆東北角處發現有用卵石砌成的排水道,此應為由城內向城外排水的通道,城外尚有城壕環繞,顯示當時可能是利用護城河作為城市防衛設施的。城內中部偏北為宮殿區,因為有發現宮殿建築的夯土台基和陶質繩紋水管等,在宮殿區的西南部有可能為大型活動(如祭祀活動)的場所,因為有發現四處用於祭祀的牛馬坑和占卜用的甲骨,其中有三片甲骨上刻有”用貞”、”成周”、”其馭□□”文字。城內西北部則為手工業作坊區和平民生活區,在這裡發現有居住、窖穴基址。在這座古城東南一里處某村發現西周時期的大型墓葬群,墓葬群中出土的大量陪葬品中有許多青銅兵器和禮器,其上的銘文紀錄了伯矩受到燕侯賞賜的情況以及堇奉匽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保(召公)進獻食物,受到召公賞賜之事,這正好印證了文獻記載召公本人未到燕地而以長子就封的事實。銘文和文獻的相互印證提供了西周燕國始封於此的有力證據,因此董家林古城被確認為燕國的始封都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不過再由墓葬情況來看西周晚期已無高等級的墓葬,只有小型墓葬,由此判斷董家林古城到西周晚期已從燕國的都城變為一般的居民點,也就是說董家林古城作為燕國都城的使用時間只有在西周早中期。
點閱數3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