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6
DOC在地課程-懷念的滋味(大樹工手工醬油)-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懷念的滋味(大樹工手工醬油)
員山數位機會中心/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以社區特色產品-大樹工手工醬油為腳本創作的定格動畫
點閱數99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微電影工作營》—尋找客家的味道-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微電影工作營》—尋找客家的味道
竹苗數位機會中心/財團法人明基基金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橫山 DOC 和黎明技術學院合作,由陳名煒老師帶領學生拍攝《尋找客家的味道》紀錄片講述一位身上流著客家血液但不會說客語的戲劇系學生,透過向客家阿婆學習傳統米苔目製作工法,體驗客家、文化、美食及懷念的味道中找到自己的淵源歷史、族群及故事。
點閱數1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歌仔戲(廖瓊枝)-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歌仔戲(廖瓊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歌仔戲為台灣民間目前最興盛的傳統戲曲,廖瓊枝女士更有歌仔戲界台灣第一苦旦之美譽,自12歲參加子弟班學戲迄今,廖老師投入歌仔戲藝術已有六十餘載,期間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等獎項肯定,現更全心投入歌仔戲教學推廣。除了個人的藝術成就,廖老師更在意傳統歌仔戲的觀眾市場沒落與薪傳的斷層,為了貢獻自己的力量,廖老師在1999年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藉此平台整合社會各界關注歌仔戲的意見與資源,並著力保存歌仔戲史料文獻及重要劇本,廖老師儼然成為台灣歌仔戲最重要的代言人。
點閱數30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那些年我們一起海邊捕魚苗-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那些年我們一起海邊捕魚苗
枋山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只要撈捕虱目魚苗季節一到,楓港整個海岸邊每人一支手叉網,忙著下海撈捕虱目魚苗以貼補家用;此時中盤商便會向漁民購買虱目魚苗。因為當時沒有計算機,於是在交易虱目魚苗時,便發明一種數魚苗的特殊工作歌;由中盤商用唱的方式將所撈獲的魚苗逐一加總唱出數目。 自從民國71年發明了人工孵化虱目魚苗技術,斷送了楓港居民捕魚苗之生計,此種撈捕魚苗景象如今已不復見。枋山DOC有鑒於此項老祖先的生活智慧、及撈捕魚苗文化,不宜隨著社區長者的逐漸凋零而失傳;配合楓港國小師生,到楓港海邊由漁民們親自下海撈捕魚苗現身說法。 片中還記錄楓港社區將數魚苗歌錄製成光碟片及出版書籍,更與楓港老調結合,發展成民謠音樂舞台劇參加多項比賽、且應邀演出。
點閱數2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31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西拉雅聖地─頭社公廨(太上龍頭忠義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西拉雅聖地─頭社公廨(太上龍頭忠義廟)
大內數位機會中心/臺南市立大內國中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重建於1983年的「頭社公廨」,仿自國父紀念館的高台屋造型,為許多公廨重建的典範。每年農曆10月14、15日舉行的「太祖夜祭」,總是吸引許多學者、師生和民眾前來參與,被譽為「西拉雅聖地」。從14日下午3點的「換青」揭開祭典的序幕後,依序有「點豬」、「牽曲」、「敬拜天公」、「敬拜太祖」等儀式,通宵達旦直到清晨6點左右才告一段落。頭社公廨,現稱太上龍頭忠義廟。位於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公廨,現在廟的主體為1983年時興建。祭神「太上老君」,原名阿立祖,距離頭社聚落北方約二、三百公尺遠,傳說原因是因阿立祖喜清潔,不喜人間煙火及紛鬧,社人乃將公廨建於離部落一段距離路程之所。
點閱數36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葉經義)-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葉經義)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2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剪紙(李煥章)-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剪紙(李煥章)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剪紙藝術為傳統中華文化中重要的常民裝飾美術之一,保存者的作品除能體現往昔常民的生活形態、民俗節慶、吉祥寓意外,更汲取文學名著、書法名畫、歷史人物等作為創作題材。
點閱數19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百鬼夜行活動意象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百鬼夜行活動意象影片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百鬼夜行祭是近年來鳳林地區的年度盛事,在每年七月這個傳說鬼門開放的月份中,不再只有戒慎恐懼的心態,而是在傳承傳統文化中對鬼神的敬仰、對祖先的追思同時,也融入現在社會開放多元的社會新元素,用歡樂活潑的方式,讓傳統客家村因百鬼夜行這項活動而有了新活力。在本次課程中,老師、學員利用之前活動公開徵得的圖作素材,加上文字敘述補足背景,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作為百鬼夜行活動意象宣傳影像。
點閱數32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北管音樂(梨春園北管樂團)-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北管音樂(梨春園北管樂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北管音樂為臺灣傳統農業社會之重要民間藝術,亦為臺灣表演藝術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樂種之一。
點閱數3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