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DOC在地課程-「傳統手工編織器皿」電子書-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傳統手工編織器皿」電子書
屏東牡丹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立牡丹國中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排灣族傳統手工編器繁多,主要用於日常生活層面,如炊具食品或貯藏搬運收納之用,台灣原原住民各族最常所見,僅用小刀即可將藤與竹編製而成的背簍、漁簍、藤包、頂籃、首飾盒等器物。
點閱數24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翰林版國小社會第六冊第五單元第2課寶島行透透-資源代表圖
(一)教具:1. 多功能智慧教室:觸控螢幕2. 教學用簡報檔3. IRS即時反饋系統與答案牌4.「臺灣鐵公路機場港口分布圖」5. 海報紙、彩色筆(二)學習單1. 陸運知識站2. 水空運重點學習單
點閱數665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20-12-23
DOC在地課程-【壽豐DOC】走訪豐田百年古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壽豐DOC】走訪豐田百年古蹟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壽豐DOC 2020 數位智慧做公益影像製作後製班
點閱數33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VR360數位走讀】南投縣-日月潭月牙灣(2)-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南投縣-日月潭月牙灣(2)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日月潭月牙灣位於向山遊客中心往南,屬於月潭區域,擁有美麗的月潭自行車道,沿途生態豐富,林相優美,在晴朗天氣時還可遠眺慈恩塔。這片水域是舉辦全國划船錦標活動的場地。被美國CNN旗下的CNNGO頻道評選為全球十大自行車道之一的「月牙灣自行車道」,擁有世界級的自行車道美景,因遠離喧囂,鮮少人煙,提供旅客寧靜的空間,能夠獨享湖光山色。
觀看次數118
修改日期:2024-05-14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2—1古宅生活趣 休息好眠父母房-資源代表圖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1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澎湖三日由-資源代表圖
web 澎湖三日由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230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4-07-16
優游道卡斯_VR虛實整合科技走讀趣-資源代表圖
web 優游道卡斯_VR虛實整合科技走讀趣
林益興/市立東陽國小國小5年級
大甲,名自平埔道卡斯 TAOKAS 族 ;鎮瀾宮為本區為地方核心信仰、人口集中、產業發達的精華區段。 本課程設計以 大甲地區鎮瀾宮及周邊社區為 課室外的 學習 場域為課程基地, 採用素養導向課程思維, 以社會領域為課程中軸線, 結合 自然、及資訊進行跨領域教學 、在地情境脈絡、資訊科技應用、戶外教育三部曲模式進行設計。運用 VR 技術,有效地進行戶外教育前的【預像建構】、活動後的【歸納統整】,並結合活動中的實地【探究與驗證】, 透過 AR 問答系統 導入系統性知識,藉體驗學習方式,跨越教室與課本的藩籬,達成虛實整合效應,產生學習遷移價值,厚植學生在地文化底蘊,建構國際接軌的未來力。
點閱數1049
下載數44
修改日期:2021-01-07
再造歷史現場-看見20位雲林在地瑰寶傳藝故事 雲林真正有影-資源代表圖
以傳統工藝「培養種子、傳習工藝、根植雲林」為宗旨,主要執行課程類群分三大部分:初階課程、進階課程、校園工作坊。針對一般沒有工藝基礎但有興趣的民眾,慢慢累積對傳統工藝欣賞的能力;傳統工藝「初階課程」藉由短期的傳統技藝培育,由雲林在地工藝師帶領一般民眾或大專院、高中職或社區大學的學員傳承技法,讓傳統工藝一代一代延續,結業時由學員完成一件作品,進而培養成未來傳統工藝的創作者;「進階課程」則開放給稍有經驗或相關科系、產業的學員報名,結業時由學員完成一件作品。最後,將初階課程傳習班、進階課程傳習班所創作作品,統一在「北港工藝坊」中靜態展出。「校園工作坊」則是透過網路或行文各校開放雲林縣國高中小學生報名,以辦活動營隊的模式,透過三位藝師以上之工作坊、講座、體驗、課程…並實作學習創作,結業時由學員們完成作品,在「北港遊客中心」內外展出。計畫於民國108年(2019)10月至12月每週一下午14:00—18:00(共11週)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辦理基礎刺繡課程、進階刺繡課程,共30人次。民國109年(2020)3月至5月每週六(共12週)於虎尾溪社區大學、海線社區大學辦理雲林社區大學─基礎刺繡課程,共35人次。 「北港百年藝鎮藝師攝影暨校園工作坊」計畫透過舉辦以攝影為媒介,以工藝藝師及傳統工藝、保存技術等為攝影主題或題材的工作坊,讓學子們不僅能夠親見藝師和工藝,學習記錄無形文化資產,還能進一步推廣、宣揚無形文化資產之美。北港鎮有許多傳統工藝及無形文化資產皆圍繞著媽祖文化,雲林縣的宗教工藝師共有76位,其中北港地區佔了其中的30位,可見北港具有深厚的文化動能,但於文化傳承方面卻面臨失傳的現況。北港地區的傳統藝師年齡漸長,工藝手法繁複、收入不穩定、無展演機會等情況導致藝師們無再傳子弟,使這些無形文化資產逐漸消失於北港鎮。本次主題以「北港工藝職人為北港宮廟注入生命力」,每位藝師信手捻來、妙筆生花,展現百年傳承的好技藝。 至今,現透過當代手法傳薪傳新,吸引更多人關注並願意投入,再創百年藝陣風華。攝影展合計辦理2場次,臺北場:民國109年(2020)年10月22日至11月4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雲林場:民國109年(2020)年11月18日至12月1日於北港大復戲院辦理,兩場合計參觀人數約5,000。另於民國109年(2020)12月出版攝影集:《雲林有影:神手映像攝影集》。
點閱數2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玄奘-西行取經-資源代表圖
web 玄奘-西行取經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當時的中國西部還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嚴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絕玄奘的申請,約好了的同伴都不去了。玄奘沒有被困難嚇倒,唐太宗貞觀三年(西元629年)開始了他非凡的西行之路。玄奘當年出國是違犯禁令偷偷出去的,後來唐太宗知道了他的全部情況,很佩服他的堅強意志,特派房玄齡去迎接他,長安城百姓和僧尼們也夾道歡迎。玄奘見了唐太宗,介紹了他旅途上的見聞。在以後的十九年中(西元664年),玄奘潛心從事佛經翻譯,共譯出佛經七十五部,總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講解佛學,法相宗,又稱唯識宗,便是玄奘所創。此外並撰寫《大唐西域記》,這部書記載了包括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及尼泊爾等中亞、南亞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情況、民族源流、物產風俗、宗教信仰、歷史沿革和語言文字。之後陸續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一部世界名著。
點閱數26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再造歷史現場-Sino—French War of the Tamsui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Sino—French War of the Tamsui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由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執行,規劃建置滬尾之役場域之地理資訊系統(GIS)定位,進行地圖套疊,以觀察淡水地區地理位置變化之情況,並收集淡水地區相關的圖像資料撰寫文本,建構淡水學各主題之圖層,強化社會大眾對滬尾的人、事、地、物之整體認識與理解。
點閱數20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