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4
鄰里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鄰里生活
許惠玲/縣立文安國小國小3-4年級
1.學生大都來自農村,農村生活純樸,有不少同學是親戚關係;根據三上的學習單元-我的家庭及學校生活,提問1:「為何就讀文安國小?」,提問2:「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知道我們居住的地址呢?」。讓學生自由發言。2.上課前上網搜尋相關影片於教學中交叉播放,並請學生說說與所在的鄰里生活有無差異。3.播放概念圖的製作流程,並請學生實地書寫與分享。
點閱數661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0-12-11
再造歷史現場-古笨港遺址出土文物研究——《北港百年藝鎮再造歷史現場—古笨港遺址出土文物整理研究、修護與專書出版計畫》 成果影片-資源代表圖
顏思齊在臺灣的據點,依《臺灣通史》載:「北港一名魍港,即今之笨港,地在雲林縣西」,認為在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顏思齊在臺灣的據點為現今雲林北港鎮、水林鄉一帶,為使顏思齊開臺史實的考證更有其說服力,透過「古笨港開發史與顏思齊論壇」一案,希冀能為古笨港地區歷史能留下實質論述資料。藉由論壇的形式,讓北港早期的歷史風貌可以更清晰被勾勒出來,讓討論的火花,激起民眾對於古笨港或者現今北港歷史的感知。論壇於民國109年(2020) 10月21日於北港文化中心辦理,共65人次參與。 「古笨港遺址出土文物整理研究、修護與專書出版」計畫以林永村先生捐贈與雲林縣政府將近2萬件出土文物進行整理研究、修護及前期已執行之遺址計畫之專書出版。「古笨港遺址出土文物整理研究計畫成果特展」希望呈現「研究者」與「觀眾」之間的成果樣態,在展覽中透過展覽團隊還原研究的過程與思考,讓觀眾一同經歷一場歷史饗宴。運用古笨港地區常民文化的生活樣貌作展覽主軸,於展覽視覺呈現上,將運用木質、布料、紙質料等軟性物件作為展覽旁襯。使整體展出接近常民生活文化,而這些有機也是研究團隊經手時常用之物品,結合兩者特色做為主要展出調性。於民國109年(2020)年10月24日至11月22日辦理古笨港的座標─出土清代文物展;同年11月15日出版專書:《古笨港的歷史考古學研究》,並辦理記者會。
點閱數11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學習單_李騰芳古宅-資源代表圖
web 學習單_李騰芳古宅
桃園縣教育處/數位教育科國小4-6年級
桃園縣98年度資訊融入教學學習社群(資訊融入)績優教師團隊瑞祥國小:『溪』遊記-大嵙崁 虛擬實境鄉土文史遊
點閱數437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0-12-30
台灣島的形成-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島的形成
曾文成/層林國小國小4-6年級
探索台灣的形成。
點閱數419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2-02-14
進士社區文化課程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進士社區文化課程教案
徐明政/縣立育才國小國小3-4年級
1. 從現有的建築及遺蹟中,了解社區文化的歷史意義,從而培養愛鄉的情操。2. 從實察與記錄中,培養學習方法及觀念及資料的整合能力。
點閱數27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0-08-26
便捷的三重-資源代表圖
web 便捷的三重
黃名萱/市立三重國小國小3-4年級
藉由習寫學習單更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三重
點閱數507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11-12-15
台北之旅-資源代表圖
web 台北之旅
黃銘益/縣立崙豐國小國小4-6年級
十月十七十八
點閱數13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1-10-21
地層下陷我不怕-資源代表圖
web 地層下陷我不怕
張博真/縣立金湖國小國小4年級
現今沿海一帶水患甚多,尤其每逢颱風警報一發布,居民便須提心吊膽的過著生活,而歸咎其原因,是因地層下陷所引起的因此從地層下陷的觀點切入,引導學童理解家鄉環境,培養學生能珍惜自然環境,學習與大自然共存。
點閱數1222
下載數37
修改日期:2013-10-15
看見社會EP18:機長廣播:來自埔里的夢想手擲機即將起飛【南投埔里】-資源代表圖
南投埔里有一位手擲機夢想家,他用雙手打造小型飛機,將夢想帶上天空。本集講述他如何透過簡單工具與創意,實現飛行夢。從模型製作到試飛過程,揭示執著與熱情的力量。
觀看次數64
修改日期:2024-11-25
什麼都管的土地公-資源代表圖
web 什麼都管的土地公
張昀浚/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早期農業社會,土地的收成是人們最大的經濟來源,土地公保佑農作物豐收,農民順利賺錢而致富,隨著環境的變遷,土地公從掌管土地之神兼職轉化成「財神」,民眾除了祭拜土地公祈求發財,有些土地公廟也可以讓人們向土地公「借金生財」,土地公廟從祭祀的場所,轉換成類似銀行的性質,信徒跟土地公借錢做生意,討個好彩頭,一年後再來還錢。人們相信土地公的錢,能帶來好運,保祐大家賺大錢。這種特殊的「借金生財」習俗把土地公的慈悲、有求必應發展的淋漓盡致!土地公是掌管土地的神明,土地與人民生計的關係最為密切,凡事都會為請求土地公幫忙。土地公的神格並不高,類似於村里長兼管區警察,幾乎每一村里皆有專屬的土地公廟,甚至有些市街,也有設立土地公廟,所以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的諺語。土地公是地方守護神,人們都希望土地公能發揮神力,庇護地方平靜,保佑人們平安順利,闔家順利平安。人死後的墳墓建造與維護,均有賴土地公的首肯,因此墳墓旁均會設立土地公神位祭拜。早期只有以石碑刻上「后土」為土地神,現在比較講究者則會雕刻土地公神像的造型。在掃墓時,也會先祭拜土地公,再祭拜亡者,表示對土地公的尊重與感謝。
點閱數721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