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國小3-4年級(二)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21 筆
ebook停電了,別害怕!
小維和小瑜兄弟倆搭著電梯,突然「啊!停電了!」在烏漆抹黑的電梯裡,大家擔心又害怕,小維這時站出來安慰大家,你能想到小維是怎麼做的嗎?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83
下載:2
ebook來到漁玩-漁港的日常
本書主軸圍繞在漁港所能見到的事務,如漁獲上岸、漁船作業、漁船加油、加冰等,主角為一名孩童─阿弟以及老漁民阿公,兩者在漁港遊憩時碰到的各種景象與活動,帶領讀者瞭解臺灣的漁港設施、漁船作業、休閒漁業及漁業文化等,作品以輕鬆方式呈現且富有教育意義。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56
下載:1
ebook寶弟的可可之旅(中文版)
屏東可可聞名世界,透過這次的繪本主人翁寶弟和爺爺的互動,進入產地體驗在地的風土與產業文化,讓民眾透過繪本了解屏東可可萌發的起因,探尋最短製程最少碳足跡的可可產品,也能夠知道屏東可可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成功原因。
屏東縣政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80
下載:0
ebook如果你迷路
失智者的外表常與一般人無異,其疾病典型症狀為記憶力、方向感、語言、計算、判斷與解決問題等能力衰退,使失智者容易遭遇他人誤解、走失、人身安全及財務管理等困境,並漸漸地處於無助且焦慮惶恐的心理狀態,如同困在時間的洪流中,遺失了自己。而失智者之家屬或照護者,因著日復一日的挫折、擔憂與沉重的照護負荷,找不著人生的出口,彷彿迷路。倘能及早發現身邊親朋好友如有疑似失智症的症狀,便能及時診斷與介入改善,減緩症狀惡化的速度。期盼藉由本案繪本生動感人故事及內容,喚起國人瞭解失智症十大警訊與及時診斷之重要性,並真正同理與包容、關懷失智者,共同凝聚社會力量,守護失智者具尊嚴、自主、平等地幸福終老,營造失智友善台灣。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50
下載:1
ebook每蜀日都是好日子-日日都是好時光(中文版)
以馬祖歲時節氣為主軸,將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環境生態、重要節慶與習俗,融合生活文化內涵為素材,描述出馬祖的日常。淺白的文字將馬祖特色串連起來,圖像天衣無縫地融合了馬祖文化,翻譯上兼顧專業和美感、節奏,為這具備歷史意義的第一本閩東語繪本,注入了豐富的詮釋面向。
連江縣政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9
下載:1
ebook石滬股份有限公司
石滬是非常環保的捕魚方法,也是漁村共存共生的傳統漁業技藝。許多人不知道,澎湖的吉貝,是目前全世界石滬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方。晃晃老師從赤崁搭上交通船,向菊島北海出發。他要去的小島,像一顆晶瑩的螺貝,靜靜安駐在碧海藍天之間。島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棲地,成群的燕鷗也在這裡孵育雛鳥,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場,白天,他們在這兒踏浪玩水,夜晚,他們在這兒仰望星空。「大海的那一邊,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嗎?」三劍客好奇的問著晃晃老師。「海盜在這座島上,有沒有留下秘密的寶藏呢?」晃晃老師曾聽過這個傳說。他們都帶著無限的嚮往,眺望著遠方。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退路,把魚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這種捕獲食物的方法,可上溯至人類的史前時代。至於澎湖石滬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編纂的《台灣府志》。澎湖因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又具有成滬的三項條件:石材多、潮差大、風浪強,在農地和動力漁船缺乏的年代,石滬的漁獲是重要的經濟來源。這項澎湖最古老的漁業技藝,數百年來已發展出綿密細緻的工法和文化,堪稱漁業文明「活化石」。澎湖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石滬群,兼具文化景觀和自然保育的價值,已列名台灣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需要我們傾力守護的珍貴資產。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90
下載:0
ebook山牆上的貓
以老屋修復為主題,希望讓孩子可以欣賞老屋之美,也了解老屋保存的價值與困難。斗六老街屋的介紹透過一隻貓在山牆上逗留的時光,讀者可以聚焦到建築藝術風格的細節,而更能了解山牆的美。主角因為注意到這隻街貓,跟著街貓的移動,也注意到了這些細節,主角與街貓的互動代表主角與老家的距離,從陌生,互相觀望到彼此接近,街貓與主角的距離逐漸縮短,正如主角與老屋的距離越來越近。
雲林縣斗六市公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89
下載:2
ebook雲林溪還記得
貫穿斗六市區的雲林溪,陪伴無數民眾過了孩童的時光,曾經,它被厚重的水泥阻隔,逐漸從人們生活中離去。現今的它經過整治,用嶄新的一面重新被看見,希望透過故事揭開雲林溪的共同記憶,以及雲林溪崁蓋前,及現在掀蓋的計畫,還有對未來的願景。
雲林縣斗六市公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94
下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