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308
跨領域數位課程-天送埤風情 生活中的藝術家-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天送埤風情 生活中的藝術家
李俐瑩/宜蘭縣三星鄉憲明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藝術/社會/資訊
點閱數1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6-26
跨領域數位課程-是蝸牛開始的(自我認同、與人共好)-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是蝸牛開始的(自我認同、與人共好)
黃子千、吳品潔/臺中市南區和平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領域/綜合領域/語文領域
點閱數118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6-26
跨領域數位課程-行動支付走透透-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行動支付走透透
王熙鈞、詹麗雯/臺中市南區和平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國語文、綜合
點閱數164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5-06-26
跨領域數位課程-食力出擊!健康美味再升級-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食力出擊!健康美味再升級
賴瑾萱/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
點閱數17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6-26
跨領域數位課程-褪去綠衣穿上彩衣的葉子-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褪去綠衣穿上彩衣的葉子
鄭郁婷/臺中市南區和平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自然/社會領域
點閱數15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6-26
傳統技藝-重返歷史 扛茨走溪流-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重返歷史 扛茨走溪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小3-5年級
台南安南區和台港的歷史、文化、以及當地居民面對自然災害的經歷。它通過回憶大水災和歷史建築的重建,表達了當地居民對自己文化的珍視和對歷史的保存。許多村莊曾因為水災而被沖毀,居民曾在大風大雨中搬遷,經歷了艱難的生存環境。尤其提到的「竹籠房子」是當地的傳統建築形式,象徵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和人民的堅韌。當地的文化和傳統,強調了透過文物館等方式,讓年輕一代認識和傳承這些過去的歷史和生活方式。儘管現代科技進步,但居民仍保留對歷史的重視,希望能將這些文化遺產保存並讓後代了解過去的艱難歲月,從而更珍惜當前的生活。
點閱數19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風獅爺-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風獅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小3-4年級
本件作品是以磚燒製的風獅爺,風獅爺也稱瓦將軍、黃飛虎等,因風神亦稱風師,而「師」與「獅」諧音而得名,中國自古有在屋頂安置辟邪物的習慣,因多作獸形,故稱「瓦獸」。「瓦將軍」即瓦獸總管,造型多做武人跨騎獅子,張弓射箭的勇猛模樣,以居高臨下守衛家宅,不受外界邪惡侵犯,有關「獅」在傳統文化中的形象與意涵,最早獅子被稱為「狻猊」,又自西域語言音譯為師,最後才演變為”獅”。中國不產獅子,漢代才有明確的記載由西域進貢,因親睹實物的機會不多,加上佛教經典常以獅子比擬佛法,更加神化了獅子的形象,於是經過歷代的想像添附造型和真實獅子差異愈大,從風獅爺可以看到民間傳說的趣味,更因其造型特殊,而有趣充滿藝術化的詮釋。
點閱數23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橫山宋江陣-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橫山宋江陣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今年2月16日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教授帶領視傳系老師拜訪內門doc及西門國小,討論3月11日宋江嘉年華是否能協助做文化保存,經過討論後,期望輔導團隊能協助橫山宋江陣短片拍攝,視傳系劉老師隨即在3月11日即帶領學生前往嘉年華會紀錄並參與盛會,幾經修改,作品完成後將提供橫山宋江館展示廳撥放。
點閱數25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後埤土豆履歷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後埤土豆履歷影片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發想緣起暨設計理念後埤社區位於宜蘭壯圍鄉沿海地區,早期居民以種花生、番薯維生,隨著時間變遷年輕人多數至外地工作,而使得後埤社區許多沿海沙地閒置;經由壯圍數位機會中心指導,並結合後埤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加值服務,在後埤開心農場經營無毒種植、無化學肥料除草劑及友善耕作的花生之家,生長出帶著自然海鹽鹹香且有機的甜味花生,更藉以推廣在地食農教育。後埤開心農場在播種及採收花生時,鄰近學校學童或外界團體皆會前來參與體驗,由地區耆老指導,透過社區營造與應用加值推廣,進行手工花生糖製作及文化傳承活動,讓參與者感受在地傳統技藝;明志科大資訊志工從旁協助進行採訪及拍攝,除了將文化數位化,更讓長者回味過去農村生活,且讓年輕一輩對在地文化有更深的瞭解,藉以傳承農事文化及經驗。創作故事  花生,在一般人認知中,它通常帶著土黃色外殼,及橘紅色外衣,咬著香脆可口,可這些都是經過多道程序後的產物,有多少人知道它原是生長在沙土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花生剛出土時,其實是嬌嫰的黃色,且生食時甜味入喉,透過無毒農法,花生園更會生長許多看似雜草,但卻可食用的高營養價植物,這些若無親身參與花生種植過程,著實無法熟知箇中滋味。  為讓更多人瞭解花生之栽種方式、花生加值應用方式及傳遞後埤社區努力經營之友善耕作農法,集結各界團體體驗花生相關活動,及耆老傳承經驗之影音影像,促成「花生履歷」影片之誕生。
點閱數3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鷄籠中元祭-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鷄籠中元祭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基隆中元祭,起緣於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八月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挑釁報仇將發生的時候,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再次械鬥之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輪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行之百年歷史悠久。
點閱數250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