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11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劉家正)-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劉家正)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點閱數3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細木作(游禮海)-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細木作(游禮海)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細木作工藝自明清時期傳入發展至今,其技法、式樣、紋飾充分反映臺灣信仰習俗與生活歷史脈絡與時代、社會變遷,富含文化生命力與地方特色,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生活工藝。
點閱數29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那些年我們一起海邊捕魚苗-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那些年我們一起海邊捕魚苗
枋山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只要撈捕虱目魚苗季節一到,楓港整個海岸邊每人一支手叉網,忙著下海撈捕虱目魚苗以貼補家用;此時中盤商便會向漁民購買虱目魚苗。因為當時沒有計算機,於是在交易虱目魚苗時,便發明一種數魚苗的特殊工作歌;由中盤商用唱的方式將所撈獲的魚苗逐一加總唱出數目。 自從民國71年發明了人工孵化虱目魚苗技術,斷送了楓港居民捕魚苗之生計,此種撈捕魚苗景象如今已不復見。枋山DOC有鑒於此項老祖先的生活智慧、及撈捕魚苗文化,不宜隨著社區長者的逐漸凋零而失傳;配合楓港國小師生,到楓港海邊由漁民們親自下海撈捕魚苗現身說法。 片中還記錄楓港社區將數魚苗歌錄製成光碟片及出版書籍,更與楓港老調結合,發展成民謠音樂舞台劇參加多項比賽、且應邀演出。
點閱數2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文英館與陳千武-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文英館與陳千武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日治時期,臺中市為解決用水問題,自1913年起於城市北郊鑿井取水,建立自來水系統,並於1927年完工。同年,取水區設為水源地公園,結合運動場與歷史建築湧泉閣,成為著名景點。戰後水源地變為眷村聚落,並隨著體專、臺中一中與圖書館進駐,轉型為文教重鎮。1976年,文英館落成啟用,為全臺首座縣市文化中心,由文學家陳千武倡議,並由永豐餘創辦人何永捐資設立,命名以紀念文英基金會。文英館融合現代主義建築風格,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現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管理,開放展覽使用,成為藝文推廣重要據點。
點閱數19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劉家古厝文化典藏紀錄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劉家古厝文化典藏紀錄片
柳營數位機會中心/臺南市柳營區果毅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感謝遠東科技大學圓夢團隊,拍攝本紀錄片,使柳營數位機會中心對於在地文化傳承此一區塊進了一份心力。果毅國小戶外教育校本課程之推展,更得以運用此一影片輔助教師之教學。
點閱數342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歌仔戲(王仁心)-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歌仔戲(王仁心)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歌仔戲為台灣民間目前最興盛的傳統戲曲,廖瓊枝女士更有歌仔戲界台灣第一苦旦之美譽,自12歲參加子弟班學戲迄今,廖老師投入歌仔戲藝術已有六十餘載,期間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等獎項肯定,現更全心投入歌仔戲教學推廣。除了個人的藝術成就,廖老師更在意傳統歌仔戲的觀眾市場沒落與薪傳的斷層,為了貢獻自己的力量,廖老師在1999年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藉此平台整合社會各界關注歌仔戲的意見與資源,並著力保存歌仔戲史料文獻及重要劇本,廖老師儼然成為台灣歌仔戲最重要的代言人。
點閱數26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歷史-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6年級
位於高雄市林園區的鳳鼻頭(中坑門)遺址,地處鳳山丘陵南端的台地上,約有3500至2000年歷史。該遺址最早於日治末期由日人坪井清足發現,民國54年考古學者張光直曾進行系統性發掘,確認其涵蓋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與夾砂紅、灰陶文化等多樣文化層。民國79年,中研院劉益昌與黃士強教授深入調查,證實該地包含新石器時代早至晚期的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型及鳳鼻頭文化三個文化層。鳳鼻頭遺址出土豐富,時間跨度長,顯示台灣西南部史前人群文化的演進,可以了解該地連續發展樣貌。
點閱數10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專訪策展人黃義雄老師談「臺北城中故事」-資源代表圖
web 專訪策展人黃義雄老師談「臺北城中故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策展人黃義雄老師談「臺北城中故事」
點閱數32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吳晉淮音樂故事館紀念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吳晉淮音樂故事館紀念影片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台灣歌謠音樂家吳晉淮世居柳營火燒店,他不僅是台語歌星,更是台灣歌謠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生平創作了兩百多首歌曲,包括至今仍膾炙人口、許多後輩歌星傳唱的《關仔嶺之戀》、《暗淡的月》、《可愛的花蕊》、《月娘半屏圓》、《五月花》、《船上月夜》、《冰點》、《情人的腳步聲》、《愛情的力量》、《恰想也是你一人》、《你愛相信我》、《阿爸原諒我》、《嫁不對人》、《不想伊》、《講什麼山盟海誓》、《六月割菜假有心》等歌曲。柳營數位機會中心於105年與遠東科技大學圓夢團隊合作,製作吳晉淮音樂故事館紀念影片,期許為柳營文化典藏盡一份心力。
點閱數1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Ilisin no Fakong-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Ilisin no Fakong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Ilisin no Fakong是花蓮縣豐濱鄉貓公部落阿美族每年8月舉行的重要歲時祭儀,為期數天,旨在祈求平安、豐收,並感謝祖靈庇佑。該祭典由各年齡階級共同籌劃與執行,體現部落分工與社會制度,亦鞏固族群認同與傳承。祭儀內容豐富,涵蓋登聖山、祭祖、牽手情、娛靈歌舞、運動競技、送靈等活動,展現阿美族完整的禮儀與生活哲學。其中,向祖靈祝禱的祭詞與誦念歷代頭目姓名的迎靈儀式,不僅承載歷史記憶,也強化族人對部落文化的連結。Ilisin不僅是一場傳統儀式,更是族人共同記憶與文化實踐的重要場域,具有高度文化代表性與持續傳承的價值,展現阿美族對土地、祖靈與部落生活的深厚情感與尊崇。
點閱數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