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29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落成典禮-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落成典禮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佳心Istasipal家屋位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自卓溪鄉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入山,徒步走約5公里路程即可抵達,「佳心舊社Istasipal家屋修復工作」委由臺東大學執行,邀請參與過地景修復試作計畫培訓的族人一同參與,在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這棟傳統石板屋建築面積為43.19平方公尺,修復前的家屋遺跡,僅餘3面傾圮的石牆、屋內2個三石灶、室內葬及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 布農族石板屋由一組完整木結構、屋頂鋪設石板及四面疊石牆所構成,屋內備有小米倉、三石灶和隔間的臥房等,屋外前庭則會鋪設石板,屋後和兩側建置排水系統等,每個工項都有精細的建築技法和相應的複雜知識系統,此次計畫不只修復石板屋,也整理家屋周邊的2塊耕地及採用生態工法和布農族人的方式手作步道,逐步再現佳心舊部落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地景,並同步紀錄相應的儀式和祭儀,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除是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與建築工法的新起點,更是具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點閱數2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形象影片(2020)-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形象影片(2020)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民國109年(2020)7⽉起⾄10⽉間新北黃金博物館藉由「水金九礦山採金之路遊程體驗暨行銷規劃」計畫,規劃⽔⾦九礦⼭採⾦之路之深度旅遊⾏程,透過黃金博物館人員與引路達⼈共同討論下,規劃出不同主題或難易度之⾄少6條具特⾊之散步路線,並設計⾄少6款散步地圖,以供來訪遊客使用。
點閱數1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明之開創 106號油井-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明之開創 106號油井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出磺坑居民與城隍信仰的互動或是節慶儀式背後所蘊藏的文化內涵都是有意義的。我們以出磺坑拓墾時期的家族、信仰為主軸,除了歷史考究外,從當地耆老的口中一點一滴拼湊出當時拓墾出磺坑地區的故事,帶領前往曾經輝煌的出磺坑,了解邱家先民如何篳路藍縷,開創臺灣石油工業的先河。透過訪談了解城隍廟是如何成為出磺坑居民的信仰中心,挖掘信仰與先民的關係,了解在地的城隍信仰文化。 計畫分為訪談、培力、表演等主軸。訪談許多當地耆老及民眾並製成短片,讓這些歷史故事能繼續傳承下去,讓閱聽人能在短時間內對出磺坑有初步的認識,引發深入探索的好奇心。訪談過後所蒐集到的資訊,將它進一步內化,並融合兒童劇本的寫作,與苗栗當地兒童劇團「好玩的劇團」及公館鄉的國小合作進行校園培力工作坊,將出磺坑的故事透過戲劇課程,讓小朋友們也能了解出磺坑當地豐富的歷史及文化。除了校園培力工作坊成果發表以外,也邀請到苗栗知名劇團「EX—亞洲劇團」進行出磺坑當地的勘查及劇本撰寫,並透過《106號油井》的劇本創作及演出,讓人重新思考對於即將沒落的文化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
點閱數19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認識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
謝鴻欽/鹽水區岸內國民小學國小6年級
認識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
點閱數591
下載數33
修改日期:2025-07-28
陷在進行式-資源代表圖
web 陷在進行式
李冠賢/學甲區宅港國民小學國小4-6年級
陷在進行式
點閱數490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聽!大河在說話」兒童體驗館-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聽!大河在說話」兒童體驗館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於民國109年(2020)12月1日至民國110年(2021)10月19日於淡水海關碼頭園區C棟倉庫展出「聽!大河在說話─兒童體驗館」,延續上一檔「滬尾之役體驗館」的親子寓教於樂特色,在淡水海關碼頭這個學校及家庭容易前往的文化資產,帶領兒童認識淡水河的生態、貿易及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戰爭故事。 展覽以「立體繪本」為創作發想,將淡水河、河流生物、船隻等角色擬人化,讓兒童用交朋友的參觀經驗,強化對淡水河多面向知識的印象性。在入口的「初見河兒」處,化身為淡水河寶寶的河兒,引領兒童進入繪本世界!
點閱數18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社會認識我們的家園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認識我們的家園教案
林為光/市立長安國小國小5-6年級
利用智慧教室環境以及Google Earth相關功能,完成社會認識我們的家園課程內容
點閱數435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3D動畫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3D動畫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案委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執行,並透過系列活動以挖掘當地人文歷史及眷村文化,導入更多元素於原眷村內,讓更多民眾認識當地眷村的人事物。於108年(2019)7月13日辦理「大煙囪下的家—保溫駐站空間」(新竹市建美路38號)開幕揭牌活動,展示六燃人文歷史及眷村文化資料及舉辦相關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六燃的歷史及當地眷村的人事物。另整體規劃方案(包含計畫內容與空間想像),透過公聽會、座談會、社區參與設計工作坊等,於民國108年(2019)8月、民國109年(2020)7月29日、民國109年(2020)11月28日、民國110年(2021)1月9日辦理跨領域對談分享專題會議,納入公民,專家學者及在地住民聲音,以確保規劃程序中納入「公民想像」機制。 駐站空間之啟用,包含協助參觀服務、空間維運、場地管理維護等。駐站期間收集各種公民建議,作為與在地對話、溝通聯繫的重要橋梁,增加訊息分享與傳達之多元管道,發揮保溫睦鄰之實質目的。並協助舉辦六燃相關文化、生態、藝術、教育等系列活動或工作坊,發掘在地活力,創造未來民眾參與公共文化環境營運之可能。
點閱數2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牽罟-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牽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牽罟」就是利用地曳網來捕魚的漁撈作業,據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宜蘭壯圍地區非常著名的捕魚技術,「牽罟」需要集眾人之力才能完成,是項強調團結合作的漁撈方式。 「牽罟」現在成了休閒體驗漁業,不少大、小朋友都曾經嚐試過,在和大海拔河過程中,享受漁獲豐收的成果,雖然,不少人曾挑戰過,但對於「牽罟」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章筱翎及黃子芯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牽罟」有關的三道問題。 「牽罟」時要注意什麼事?任何沙灘都能進行嗎?「牽罟」能捕獲的魚種數量多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傳統的漁撈作業-「牽罟」。 「牽罟」利用150公尺的網子,進行捕撈漁獲,會捕到什麼樣的漁,其實,只有在收網時才清楚,有時漁獲也會帶來意外的驚喜,為什麼魚肚裡會有鑽石呢?「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珍貴禮物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29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寄命》猴硐礦工紀錄預告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寄命》猴硐礦工紀錄預告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瑞芳聚落留存諸多日治時期的工場、坑道、工寮等文化資產,並構成其獨特的文化景觀與生活型態。以當時的產業政策,礦山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礦山與其相關的生活產業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內涵與景觀更是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建築還有機會整修重建,但是煤礦文化的內涵卻是因人而存在。塵封的礦坑,只有老礦工還眷念著,只盼著那些過往的輝煌與滄桑,還能「有機會」留予後人訴說,因此藉由「2020年瑞芳猴硐礦工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影片製作」計畫,將黑金歷史完整記錄,傳承予下一代世人。
點閱數2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