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043
文化保存-鹿港天后宮-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鹿港天后宮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鹿港天后宮建於清領初期,座落於昔日鹿港溪口,為對中國泉州海上交通的樞紐,反映鹿港作為重要港市的地理與文化意義。其格局自同治年間形成三殿式,至昭和年間改建為五開間、三殿、左右護室與過廊之完整廟宇格局,保存極為完整。建築融合各時代匠師技藝,如溪底派大木匠王樹發、石雕惠安匠蔣馨、彩繪郭新林與柯煥章等名匠之作,體現臺灣傳統工藝精華。廟內珍藏湄洲祖廟贈印、明代香爐、昭和年間石薰爐與鳳輦等文物,具高度宗教與歷史價值,稀少難再現。鹿港天后宮不僅為媽祖信仰核心,更見證鹿港貿易興盛與聚落發展的歷史,是研究臺灣民間信仰、匠師流派與建築技藝的重要典範。
點閱數4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童心同在•平等對待 兒童權利宣導影片 外貌平等篇-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童心同在•平等對待 兒童權利宣導影片 外貌平等篇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你有想過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不論你是男孩或女孩,是高是矮、是瘦是胖,不管你的外貌如何,人人都應該有追逐夢想的權利。在《童心同在•平等對待》的動畫影片中,小凱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雖然一開始被外貌的標籤與他人的期待所困擾,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努力讓大家看見真正的自己。其實,「標籤」和「期待」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有時候,無意的話語也可能限制了一個孩子的想像力與未來。我們應該學會欣賞每個人獨特的樣貌與特質,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張開翅膀,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透過這部影片,讓我們一起學習尊重與接納的態度,並支持每個人勇敢地做自己。夢想不應該被外貌定義,而應該由自己的熱情與努力來實現。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4集:兒童有表達意見的權利-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4集:兒童有表達意見的權利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在《兒童權利公約》第4集中,動畫強調「兒童有表達意見的權利」。這項權利不只是讓孩子能說話,而是賦予他們在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事務中,有參與討論與被聆聽的機會。無論是在家中決定穿什麼衣服,還是在學校表達對活動的想法,每一個孩子的聲音都應被重視與回應。動畫透過生活化場景,例如親子對話與班級討論,提醒大人學會傾聽、給予空間,並鼓勵孩子勇於發聲。這不僅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更能培養其參與公共事務、尊重他人觀點與溝通協調的能力。兒童的表意權不只是基本人權的一環,更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讓孩子參與,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也為未來培養有責任感與判斷力的公民。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溜滑梯是誰的?】-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溜滑梯是誰的?】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兒童遊戲場常充滿歡笑,也可能出現爭搶遊樂器材的情況。《溜滑梯是誰的?》是社家署與作家王文華合作推出的繪本,描寫一段孩子在遊戲場爭搶溜滑梯的經驗,透過故事引導孩子學習「共享」、尊重他人與遵守遊戲規則。此繪本也融入老年人與身障者的角度,強調共融遊戲的重要性。為推廣兒童遊戲權,社家署透過實體書、電子書與動畫多媒體形式推廣這本繪本,並強調讓孩子參與公共設施設計的重要性。王文華老師更在導讀活動中,透過互動提問帶孩子進入故事情境,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與他人合作與溝通。繪本希望孩子能透過換位思考,理解同伴的感受,進而培養良好的遊戲素養與社會互動能力。
點閱數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小維和小瑜搭著電梯時,突然「停電了!」整部電梯陷入黑暗,讓人感到害怕不安。乘客們開始低聲議論,有人擔心卡在電梯裡出不去,有人則開始哭泣。就在這時,小維穩住情緒,站出來對大家說:「別擔心,我們可以按緊急鈴,請管理員幫忙,而且電梯很安全,只是暫時沒電。」他用冷靜的語氣鼓勵大家,並主動幫忙安撫一旁的小朋友,還和大家講笑話轉移注意力。透過小維的領導與安慰,大家漸漸不那麼緊張了。這次經驗也讓每個人學會,遇到突發狀況時,要冷靜面對,互相支持。小維的表現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展現出他在團體中關心他人、勇敢負責的態度。
點閱數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國民法官制度-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國民法官制度
司法院/司法院國小5-6年級
國民法官制度是我國為提升司法透明與社會參與而設立的新型審判制度,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國民與職業法官共同審理重大刑事案件。此制度強調多元經驗與價值觀的融合,有助於使判決更貼近社會觀感與公平正義。為維持審判公正,有涉刑案、身心限制、教育程度未達國民教育、與案件有特定關係或特殊職業背景者則不得擔任。選任流程包含初選、複選、候選至最終確定,逐層篩選符合資格的國民。國民法官與法官一同參與審判程序,包括訊問、定罪與量刑。判決需由9人小組(6名國民法官與3名法官)投票決定,有罪需6票以上同意,並須包含雙方人員的支持。國民法官於審判期間依法享有獨立審判、身分保護與合理補貼等保障。
點閱數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得獎者-郭柏伶:擁抱獨特的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得獎者-郭柏伶:擁抱獨特的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郭柏伶自小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讓她的成長過程格外艱辛,必須隨時小心避免跌倒或碰撞。儘管病症造成許多不便,她透過治療與控制,讓骨折的頻率大幅降低。她沒有因身體的限制而退縮,反而更加積極參與社會。她投身「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關懷協會」,同時擔任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翻譯志工,運用語言專長協助患者發聲。柏伶堅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與光芒。她的故事不僅展現自信與堅韌,也提醒我們要理解與接納他人的差異。唯有真正尊重每一份不同,社會才能朝向多元共融邁進。柏伶的行動,讓我們明白包容並非口號,而是每天可實踐的選擇。
點閱數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文化保存-鹿港長源醫院-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鹿港長源醫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長源醫院創建於大正9年(1920年),位於鹿港五福大街和興街,是昔日商業重心地段。其建築原為清代閩式街屋,後經昭和8年(1933年)市區改正,第一進被拆除,並於民族路側增建鋼筋混凝土與磚造木結構樓房,形成今日融合閩式與日式、西式風格的折衷式街屋。該建築由許良購置,供其子許讀醫師開設診所兼住家,具住宅與醫館複合使用特色。院內保存鹿港書畫名家郭新林及王席聘之彩繪與書法作品,展現民間藝術價值。外觀則反映1930年代市街改正後的街屋樣貌,與中山路老街街屋群相連,共同形塑鹿港特有的歷史風貌,是具建築與技術史價值的珍貴文化資產。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文化保存-西嶼內垵塔公塔婆-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西嶼內垵塔公塔婆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位於屏東縣內垵北港外海約一海浬處的海瀨礁暗礁,與北側陸地鱟仔尾形成一線,形似利箭直指內垵聚落,昔日村民認為此地形帶有沖煞之象,常引發災厄與不安。為化解地理煞氣,道光23年(1843年),在地仕紳呂論號召村民興建象徵陰陽調和的塔公與塔婆雙塔,並以長牆相連,象徵聯手抵禦外來侵襲,亦有防洪與鎮煞之意。西嶼內垵塔公塔婆雖多次遭受颱風摧殘,至今仍然屹立了接近200年的時光,不僅融合風水與信仰觀念,更體現地方居民凝聚力,為珍貴的民間信仰文化與聚落歷史見證。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人導法-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人導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在日常生活中,視覺障礙者經常需要他人的協助,「人導法」便是一種明眼人可採用的友善引導方式。首先是「問」,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協助。其次是「拍」,若視障者表示需要引導,可用手背輕觸其手背,引導時視障者會將手搭在你手肘上。部分視障者可能習慣搭肩,這時也可進一步詢問其偏好。「引」則是指明眼人行進時應走在視障者前方半步至一步,讓其略落後,方便跟隨。最後是「報」,在引導途中,若前方有障礙物、路面高低差等狀況,應事先說明,甚至可引導對方用手觸摸障礙物邊緣,以便安全通過。這些步驟有助於建立尊重與同理的互動,打造更友善的共融環境。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