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11
DOC在地課程-雙溪小旅行//來去找茶-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雙溪小旅行//來去找茶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雙溪有機合作社的農友所舉辦的食農體驗活動,體驗教育除了活動參與的志工有所收穫與學習以外,也希望能用影像記錄的方式,將體驗活動更多元的宣傳出去,吸引更多人來實際參與食農體驗。
點閱數1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歷史-卑南考古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卑南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卑南遺址位於臺東市郊,是臺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遺址,距今約2,000至3,000年。遺址於1980年南迴鐵路工程中意外重見天日,引發搶救式考古,出土大量石板棺、玉器與建築遺構,為當時臺灣考古史上最盛大的發掘行動。卑南先民聚落坐落於依山傍水之地,村落規劃完整,住屋多為長方形,地面鋪石,後方設有儲藏糧食的砌石圈,此外當時的居民還建立了半地穴式的空間保存生鮮糧食,墓葬則常設於家屋之下,並且可以根據陪葬品發現當時有明顯的社會分級。發掘出的玉器數量與工藝水準極高,部分已被列為國寶,顯示其高度發展的工藝與社會分層。
點閱數1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台灣夏日古早味-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台灣夏日古早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早年台灣沒有冰箱等冷凍設備,需要向挑著冰水桶和木櫃的小販購買各種「冰」製品。從枝仔冰、剉冰、叭噗、芋仔冰、人力搖搖冰等,許多滿滿台味的古早冰品正逐漸消失中。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冷吱吱道館』,早年台灣沒有冰箱等冷凍設備,需要向挑著冰水桶和木櫃的小販購買各種「冰」製品。從枝仔冰、剉冰、叭噗、芋仔冰、人力搖搖冰等,許多滿滿台味的古早冰品正逐漸消失中。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台灣夏日的古早味文化吧!
點閱數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會呼吸的石板屋-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會呼吸的石板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石板建築道館』,過去的原住民族,生活所需大多就地取材,例如臺灣南部的高屏山區多板岩、頁岩,因此分布於南臺灣的排灣族、魯凱族就取用石板建造傳統石板屋。這些與環境融合的低矮房子,設備齊全,而且冬暖夏涼,是會呼吸的房子。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原住民祖先的智慧與會呼吸的房子吧!
點閱數241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 林昭地老師-紀錄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 林昭地老師-紀錄片
大樹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高雄市大樹區是南台灣的「窯鄉」,各式窯體在此百花齊放,大致歸類為燒製建材為主的磚瓦窯,與燒製生活陶的蛇窯,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窯業沒落,大樹僅存三和瓦窯維繫磚瓦窯歷史,但蛇窯已銷聲匿跡,幸好,蛇窯的老藝師林昭地,仍不斷的傳述「生活陶」。
點閱數2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聖薩爾瓦多城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聖薩爾瓦多城遺址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6年級
聖薩爾瓦多城為西班牙於1626至1642年間,由於當時北台灣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地區,在基隆和平島新建的石造堡壘,為遠東貿易擴展下的戰略據點,見證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勢力登陸台灣。雖然在荷蘭人退出台灣時遭到炸毀,以及鄭氏時期在該地址上築城,於清朝時期已經完全衰敗,今日甚至不見於地表,但經透地雷達與文獻比對,證實其遺跡深埋於台灣國際造船有限公司基隆廠區的地底。自2011年起,台灣與西班牙考古團隊展開多次調查與試掘,並於2018年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雖受限無法全面開挖廠區主堡,仍透過平一路修道院遺址的發掘,持續探索西班牙人與台灣在17世紀的歷史交會,揭示和平島跨時代的文化沉積。
點閱數1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相聲藝術起源於民間說唱曲藝,並以說、學、逗、唱等四大基本功發展出獨特的聲音美學,其內容包羅萬象,透過詼諧幽默、雙關諷刺、滑稽逗趣的表演型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藉由精煉的話語鋪陳、環環相扣的情節、迂迴婉轉的語言智慧、語音的高低起伏及抑揚頓挫,展現雅而不俗的語言藝術。相聲藝術自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即蓬勃發展,並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獨特創作表演形式,惟傳統相聲之口語形式已漸有傳承發揚之必要。
點閱數3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亂彈戲(潘玉嬌)-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亂彈戲(潘玉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亂彈戲自清代中葉隨中國大陸移民傳入臺灣,流傳至今約有二百多年歷史。在臺灣常民生活裡的各種廟會、慶典場合中,曾不分族群廣受歡迎,風靡一時,甚至有「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的俗諺流傳。 「北管戲」是與「南管戲」的相對稱呼,為臺灣民間社團重要的戲曲音樂活動,又稱「子弟戲」,該項戲曲若由專業演員演出,則稱為「亂彈戲」,主要可分為福路和西路兩個系統。「福路」又稱為「舊路」,屬於「梆子腔」;「西路」又稱為「新路」,屬於「皮黃腔」。二者是獨立的體系,各有一套戲碼,大部份的戲齣並未重疊。此外,伴奏的樂器不盡相同,福路以提弦(殼仔弦)領奏,西路以吊規仔(京胡)領奏,唱腔旋律風格亦迥異。
點閱數31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歷史-陽明書屋-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陽明書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小5-6年級
陽明書屋原名中興賓館,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中興路上,原是一片原始森林,亦曾作為童軍總會露營區。該建築於民國58年至59年間由蔣中正總統親自擇址興建,做為接待國內外貴賓與夏日避暑的行館,也是他在台唯一親手規劃的私人行館。由於安全考量,當時中興路全面管制,間接保留下豐富自然生態與寧靜環境。蔣公逝世後,該處一度閒置,至民國68年改由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接手,將多處珍貴史料彙整於此,並更名為陽明書屋。民國86年,該處地上建物與管理權轉交內政部,由陽明山國家公園接手經營管理,並於隔年正式對外開放,增設遊客服務設施,成為融合自然、歷史與文化的景點。
點閱數1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防疫措施嗎?-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防疫措施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現今醫療技術相當發達,但新冠病毒疫情仍造成極大傷亡,那麼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應對各種疫情的呢?他們也有所謂的防疫措施嗎?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病毒防疫道館』,了解一下古代的防疫措施。現今醫療技術發達,但新冠疫情仍造成極大的傷亡,那麼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們又是如何應對各種疫情的發生呢?他們也有所謂的防疫措施嗎?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發現古人的防疫措施與觀念吧!
點閱數1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