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91
剪紙趣-資源代表圖
web 剪紙趣
張瓊文/臺中市北屯區東光國民小學國小5年級
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歷史久遠,可以追朔到西元六世紀,蘊藏了中華文化的內涵,直到今日,在過節或壽喪嫁娶之際,仍保存了剪紙習俗,是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希望藉由剪紙的課程讓學生暸解傳統藝術的奧妙之處。由於剪紙教學對於學生較為抽象難懂,教師也不易教學,因此藉由教材的數位化來製作出簡單明瞭的剪紙教學媒材。使用剪刀或刀子的動作,是屬於精細動作發展之一,希望藉由剪紙的課程,訓練學生的手眼協調能力,加強肌肉控制及協調的發展,強化手指及手腕的操作能力,幫助他們有良好的精細動作。摺疊剪紙的原理來自數學的線對稱性質,藉由製作摺疊剪紙作品,訓練學生對於線對稱的觀察能力。介紹中西方剪紙家,欣賞精細且具有創意的作品,並期待學生能在傳統藝術中注入新的思維與創意。
點閱數3746
下載數1191
修改日期:2011-03-17
魔法變變變 -資源代表圖
web 魔法變變變
陳昭蓉/花蓮縣壽豐鄉志學國民小學國小4年級
本課程的發想緣自於配合校內2009校慶活動「變裝嘉年華」角色扮演活動,經由孩子們共同投票,選出孩子們最喜愛的「魔法巫師」為主題,發展一系列的教學課程與創作表演活動。課程中結合了語文活動巫婆就是這樣的、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歡喜巫婆買掃把全班共讀活動,並以網路相關資料蒐尋活動,以及裝備大考驗變裝遊戲的活動,逐步統合學童日常接觸的各類童話故事、電腦小遊戲中「魔法巫師」的角色概念,將腦海中模糊的想像概念逐步聚焦,進而落實於媒材發想與創作應用,最後加上誇張的表情肢體動作及聲音的展演,配合進行曲的結奏進行大遊行的表演藝術的活動做結尾。在一系列完整的變裝道具製作及表演藝術資訊融入課程中,同時學習到紙材、垃圾袋、乾稻草等不同媒材的應用方式與製作技巧,並且配合中年級孩子在美術造型心理發展特徵中的「裝飾」現象,藉由「魔法」的主題鼓舞孩子們於作品中展現無限延伸的想像力,並且透過資融、合作、討論、製作、發表及展演等活動完成學習歷程。
點閱數811
下載數64
修改日期:2011-03-17
風車轉呀轉 -資源代表圖
web 風車轉呀轉
王克誠/苗栗縣苑裡鎮客庄國民小學國小3年級
本教材以日常生活中可看見的風車為主題,將「風車」該主題分為:「風車緣起、各國風車、風車創意、風車製作」等五項子主題,整體教學團隊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策略,設計相關媒材應用於教學。其主要精神為將課程融合生活美學,讓學生發揮巧思,完成風車作品的創作。五彩繽紛的風車亦可作為學校裝置藝術的特色之一。五顏六色的風車隨風轉動起來,就像是迎風搖曳的花兒,將藝術融入在生活中,讓藝術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中。 另外,「風車製作」為設計範例,讓小朋友能運用創造思考能力來解決問題,並能從合作學習中,和同儕之間相互交流、腦力激盪。只有讓小朋友自己去探究、實際去動手、動腦,才能真正地接觸到科學知識,並擁有科技智能。因此,該主題課程另一重要目的為培養學生科技素養,學習科技可以奠定培養科技人才的基礎、可以奠定激發人的潛能與創意、可以就科技的正用與誤用,作明智的決定,所以培養科技素養非常重要。
點閱數2475
下載數251
修改日期:2011-03-17
開玩肖 -資源代表圖
web 開玩肖
洪瑾琪/高雄市小港區二苓國民小學國小6年級
素描使用不同的筆或媒材,可以畫出不同的色調,表現出作品圖像之質感、明暗深淺的變化。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對素描有一些基本概念,但是人物素描是第一次接觸,如何畫好人物素描,許多學生都不甚了解。透過網頁教材的設計,教學者引導學生了解人物五官畫法,把課程變成有趣的學習,除了可以欣賞藝術家的作品外,對於如何畫好人物素描,能有基礎概念。
點閱數703
下載數122
修改日期:2011-03-17
與藝術家有約-資源代表圖
web 與藝術家有約
陳怡茹/新竹市香山區頂埔國民小學國小6年級
學校目前設有藝術走廊,真實呈現世界知名畫家的畫作,但若沒有對學生適當的引導與介紹,藝術的內涵將無法只透過口述、導覽呈現。所以,透過老師的資料收集與資訊融入教學,整合網路資源,加上和孩子的互動與引導,發展一套適合學生的藝術家欣賞課程,並透過分享與觀摩,散播美學的種子。 1.經由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2.透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以及網站資源,結合國小藝術人文領域課程,將有名的藝術家做一個簡單但富饒深度的巡禮。3.以小朋友最熟悉的「立體派」藝術家「畢卡索」開始,以及受立體派啟發創造「新造形主義」的「蒙德里安」設計一連串的教學,帶領學生除了了解藝術家的生平與畫風外,並親身體驗重要技法,並呈現在校園環境裡,讓美學在不自覺的進入學生心中。
點閱數1234
下載數176
修改日期:2011-03-17
山與海的對話-資源代表圖
web 山與海的對話
黎紅玲/縣立文化國小國小4年級
山的雄壯,孕育了人們的豪情;水的柔軟,成就了人生的細膩,而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培養欣賞多元文化素養,尊重不同族群的地球村世紀,所以我們有了「山與海的對話」的構思。 四年級課程中,開啟了一扇孩子們體會和學習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窗口。贏得全縣原住民舞蹈大賽冠軍的花蓮縣鶴岡國小,因久聞本校長久致力於藝術與人文的深耕,為桃園縣藝術與人文教育特色學校,而特別率隊參訪本校相互觀摩。他們天籟般精采的歌舞表演,為這次的城鄉交流留下了美好的印記,也擴展了孩子們的視野。 來自遙遠純樸花蓮縣的原住民孩子們爽朗健康形象,深深的烙記在城市叢林的孩子們心中;而活躍於電視媒體,深受大眾愛戴的原住民歌手,張惠妹、范植偉、動力火車等人傑出的表現,讓我們在欽仰之餘,也想要窺探原住民神秘的面紗。
點閱數2967
下載數86
修改日期:2011-01-14
同遊宋代樂書畫-資源代表圖
web 同遊宋代樂書畫
蘇秀慧/縣立竹圍國小國小5-6年級
藉由宋代水墨展的機會,設計此教案,透過培養兒童欣賞藝術的興趣,進而了解宋代水墨的意涵。
點閱數586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1-01-13
我們都是汴京人---宋代文人與市井小民-資源代表圖
web 我們都是汴京人---宋代文人與市井小民
呂昀真/縣立竹圍國小國小3-4年級
美,是一種對生活的堅持。美,是一種能品味人的真、與善。我們欲從『清明上河圖』中縱覽北宋人樣貌、生活型錄及食尚玩物風格後,再回到當代,創造專屬自己的美學。
點閱數686
下載數23
修改日期:2011-01-13
彩繪敦煌---辛苦的供養畫匠-資源代表圖
web 彩繪敦煌---辛苦的供養畫匠
呂昀真/縣立竹圍國小國小3-4年級
埋在中國沙漠裡數千年之久的敦煌被發現後,大量的石窟壁畫、彩塑藝術及珍貴的文獻史料,造就了光芒四射的文化藝術成就。藉由模擬情境、供養畫匠的實作,讓學生更清楚瞭解敦煌藝術形成之不易。及瞭解石窟藝術的創作素材。
點閱數507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1-01-13
北宋悠郵卡-資源代表圖
web 北宋悠郵卡
江狄芸/縣立竹圍國小國小6年級
◎利用古代流傳下來的藏書票,鼓勵孩子多接觸文學,養成閱讀的優良習慣,並提升自己的品味與涵養。◎藉著認識宋代藝術更了解宋代人民生活與藝術發展,並製做成藏書票來收藏。
點閱數417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