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藝術-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106
114年彰雲嘉數位機會中心數位走讀 VR360影片-新港水仙宮-資源代表圖
video 114年彰雲嘉數位機會中心數位走讀 VR360影片-新港水仙宮
彰雲嘉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小3-4年級
水仙宮為三進四殿兩護龍之規模的建築,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正身的縱向動線是沿各殿次間及過水廊前後連貫,因其各部分構件涵蓋乾隆、嘉慶、道光及二戰後初期等不同年代的材料,是深具代表性的水仙宮廟。水仙宮內保存多幅整修時的泥塑加彩繪作品,特色之一是結合三度空間的泥塑與二度空間的彩繪,以半立體方式表現人物造型,人物的頭部呈立體狀,身體為平面彩繪,此技法稱「影塑」。
觀看次數17
修改日期:2025-11-07
寶特瓶變變變:環保回收寶特瓶再生創作-資源代表圖
video 寶特瓶變變變:環保回收寶特瓶再生創作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運用回收的寶特瓶、鮮奶瓶來變化出有趣又實用的生活飾品,如存錢筒、肥皂盒、燈飾等,用以點綴裝飾周遭的生活環境。
觀看次數7
修改日期:2025-11-06
包裝紙變廢為寶:包裝紙再生創作-資源代表圖
video 包裝紙變廢為寶:包裝紙再生創作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運用卡紙(粉彩紙或雲彩紙)或是堪用的二手包裝紙做出立體吊飾球。小朋友,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用完的紙盒、包裝紙,或是家裡沒用的卡紙,其實都是很棒的藝術材料呢?今天,我們要一起來一場變廢為寶的魔法!首先,請準備好你的卡紙或是一些堅固的二手包裝紙。我們可以把這些紙剪成一圈一圈的紙條,然後將它們巧妙地組合、黏貼起來,讓原本平面的紙條變成一個圓圓的立體吊飾球。你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紙條做出彩虹球,也可以用不同長度的紙條創造出各種有趣的造型。當你完成後,把它們串起來掛在教室或家裡,這些獨特的吊飾球會隨風輕輕搖曳,讓你的創意被所有人看見!
觀看次數8
修改日期:2025-11-06
排版達人GO!-資源代表圖
web 排版達人GO!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教育部數位文創與數位教育計畫(終身教育司)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就用趣味Q&A體驗活版印刷時期,一顆顆鉛字取用排版成句子的感覺吧!
點閱數1340
下載數223
修改日期:2025-11-04
傍晚時分:水彩渲染與特殊紙張繪製技法說明-資源代表圖
video 傍晚時分:水彩渲染與特殊紙張繪製技法說明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以水彩渲染背景,用黑色紙張表現建築物的剪影,建構光線與陰影的關係。
觀看次數29
修改日期:2025-11-03
帽子:繪本閱讀聯想創作-資源代表圖
video 帽子:繪本閱讀聯想創作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透過閱讀「 米莉的新帽子」這本繪本的閱讀啟動孩子豐富的想像力,進行聯想創作!
觀看次數30
修改日期:2025-11-03
認識傳統燈籠:傳統燈籠造型與圖紋-資源代表圖
video 認識傳統燈籠:傳統燈籠造型與圖紋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認識不同的燈飾造型與圖紋。
觀看次數23
修改日期:2025-11-03
圖紋創作家:家將文化-資源代表圖
video 圖紋創作家:家將文化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認識家將文化不同圖紋的含意與美感欣賞。
觀看次數35
修改日期:2025-11-03
小小建築師:紙張構造空間建構-資源代表圖
video 小小建築師:紙張構造空間建構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利用紙張,裁切並摺出紙角鋼作為基礎,讓學生探索並構成不同的空間組成與造形,完成自己的立體建築設計。
觀看次數97
修改日期:2025-11-03
石獅密碼:石獅的造型與由來-資源代表圖
video 石獅密碼:石獅的造型與由來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國小3-4年級
介紹台灣石獅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多樣藝術表現。內容從石獅的起源談起,說明自戰國、漢魏時期至民間信仰的演變,呈現石獅作為辟邪瑞獸、祈福象徵及建築裝飾的多重功能。影片介紹石獅常見的擺放位置與用途,包括廟宇、橋梁、民宅及觀賞器玩,如文鎮獅,並說明其象徵意義及文化內涵。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觀察石獅造型的差異,了解圓雕、浮雕與線刻等雕刻技法。影片亦說明台灣石獅的地域風格,包括閩南獅、嶺南獅、狛犬獅、西洋獅與北方獅,並分析外來文化對造型的影響,例如日治時期及西洋風格的融入。透過影片內容,可學習觀察雕刻細節、分析造型與符號的文化意涵,理解石獅在歷史演變中的審美與象徵功能。從歷史、文化、雕刻技法與美學多角度理解傳統工藝,培養觀察力、審美能力、文化理解力與創意思考能力,進而欣賞前人製作的巧思與生活智慧。
觀看次數34
修改日期: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