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121
雷射雕刻-吊飾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雷射雕刻-吊飾設計
郭芳裕/縣立豐田國小國小4-6年級
介紹學生雷射雕刻科技發展與應用,並嚐試設計吊飾。
點閱數317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9-11-28
認識公共藝術馬賽克-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公共藝術馬賽克
李思儀/縣立成功國小國小6年級
本課程在課程規劃上首先透過欣賞生活中的公共藝術品,讓學生從中了解公 共藝術品的構成要件與價值意義,進而深化學生對公共藝術與文化生活環境間關聯性的認知。並在校園內規劃可拼貼學生作品的藝術牆空間,使學生的創意能融入學校建築,共同紀錄學校的建校過程,留下學生美好的回憶。
點閱數509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9-11-28
雷射雕刻-吊飾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雷射雕刻-吊飾設計
郭芳裕/縣立豐田國小國小4-6年級
1.能瞭解雷射雕刻機之功能、用途及應用範圍。2.能設計吊飾圖案
點閱數327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9-11-28
擴增實境-水生植物GO!!!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擴增實境-水生植物GO!!!教案
高偉堯/縣立東海國小國小4年級
活動搭配校本課程及自然領域單元-【水生植物】,以自然課進度為發展主軸,結合資訊課程與彈性時間實施。於單元課程正式進行前,以主動探索為引線,讓學生透過擴增實境獲得植物名稱,再提示教學場域內的水生植物分布,引導由學生分組實際尋找,帶著尋寶的念頭體會學習的樂趣。並藉由資訊課程分工,搜尋水生植物的正確資訊,並整理成摘要,產出知識性擴增實境作品。希望透過自然學科認知、分組共作情意、資訊應用技能的交織,觸動學生感受追求知識的樂趣,並且回歸在地校本課程的價值。活動以探索、解說、共作、分享作為主軸,期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組織能力、親近大自然場域表達對在地的關懷、並體認資訊科技應用之魅力。
點閱數444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9-11-28
建模列印-鳥類疊疊樂桌遊-資源代表圖
web 建模列印-鳥類疊疊樂桌遊
高偉堯/縣立東海國小國小4年級
活動搭配校本課程-【鳥類圖鑑】,設定課程產出的目標─「3D列印鳥類疊疊樂桌遊」。以GBL(Game-Based Learning)的概念,設定課程最終目標為「客製化桌遊產出與服務學習」, 先瀏覽校園鳥類並引導特性表現,透過藝文課發想鳥類姿態,從拼貼到拓印,透過手做親近鳥類,使用資訊技能將2D向量圖轉為3D模型,最後,分組共作進行桌遊任務卡的設計與鳥類圖鑑。完成桌遊道具後,以組為單位,至低年級進行服務學習以致友善校園。最後,透過贈送的儀式,希望傳遞知識,並且將分享的精神永續。透過資訊融入課程、分組共作共享,將生活周遭容易忽略的小動物,透過以「好玩」為目標,了解生物的多樣性,在促進學生積極學習與團隊合作中,喚起對環境的關懷。
點閱數551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9-11-28
虛擬實境-360玩轉鯉魚山 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虛擬實境-360玩轉鯉魚山 教案
高偉堯/縣立東海國小國小5年級
活動搭配校本課程-【戀戀鯉魚山】,設定課程產出的目標─「鯉魚山知識地圖」,以資訊課程為海量資料閱讀,並且進行資料的分類與分析,並且使用google街景服務,讓孩子體會尋寶樂趣,找尋老師埋設的線索。再透過藝文課以鯉魚山為場景,創意想像鯉魚山背景下的故事脈絡,使用資訊技能將漫畫數位化,最後,分組共作進行鯉魚山知識地圖簡報,並且結合Roundme的環景平台,讓學生能夠在教室內,就能感受鯉魚山的不同角度。最後,回歸到寫作能力,透過各項活動對鯉魚山的瞭解,讓學生能夠撰寫一篇鯉魚山議題的作文。希望透過資訊融入課程、分組共作共享,將較為艱澀的文本內容,安排為有趣的情節,觸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渴望,並且喚起對社區關懷的價值。
點閱數401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9-11-28
蠶食蟹吞~利用木質材料、壓克力與3D列印DIY-資源代表圖
web 蠶食蟹吞~利用木質材料、壓克力與3D列印DIY
陳勝哲、蔡承芳/嘉義縣中埔鄉和睦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蠶食蟹吞的共生理念就是由植物、益生菌、蝦蟹三者所建立之生態平衡系統。在了解蠶食蟹吞的共生系統之後,融入先前教導學生已經製作完成之簡單的積木正方體或長方體模型,再配合手作自造之簡易的木質半成品與壓克力透明魚缸作品。由此三款自造成品所組合之簡單結構,即能夠在自然科技與相關領域範疇來運用以及示範。相信在以親手自造搭配理論的實際應用,對於學生們將能夠產生更深刻的體驗。
點閱數517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9-11-17
探索自然遊戲-資源代表圖
web 探索自然遊戲
林秋蓮/嘉義縣水上鄉北回國小國小3-5年級
了解是愛的開始,愛惜自然環境,從閱讀自然開始。本教學設計,幫助學生透過觀察描繪/攝影與感官體驗的方式,認識大自然。
點閱數375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9-11-17
筷藝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筷藝生活
黃靜雯/中山國小國小5-6年級
本專題製作課程以「做中學」、「學中做」的精神,讓學生透過動手做進行木工創作的活動,從中學習木工工具操作、設計思考與應用科技的技能,培養學生思考創新並實踐的能力。此外,也藉由合作學習的歷程,學生共同探索創作的主題,增進社會互動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
點閱數36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9-11-17
108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教案設計-華興國小徐佩蓉老師—國小組—台灣的地形-資源代表圖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由於兩個板塊相互碰撞,使地殼被擠壓抬升形成臺灣島。接著受到河川沖積等影響,因此台灣有了豐富多樣的地形。包括山地、台地、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形。經由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實地參訪,孩子對台灣島的形成及地形又更進一步的了解。更藉由平板拍照功能,並藉由平板紀錄所見所聞,獲取直接經驗。回到學校後,使用學習吧佈題進行課間活動,孩子能複習舊經驗並回答問題,接著使用學習拍2.0進行課後作業繳交。從地形、氣候、河川、海岸、島嶼等各方面來探討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因學習而了解,更能珍視臺灣的環境資源。課程活動也利用地形、數據和其他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象及其空間組織,並透過藝文跨領域的操作,激發學習動機。
點閱數1055
下載數95
修改日期: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