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夏秋之際常遭颱風侵襲,即使今日擁有堤防、滯洪池與鋼筋建築等設施,仍不可輕忽其威力。然而在百餘年前,當人們居住在土角厝與木板屋中,面對颱風幾乎無力抵擋。1911年一場猛烈颱風席捲臺灣,狂風暴雨摧毀了無數房屋與村莊,造成重大傷亡,成為當時民眾難以抹去的記憶。這段歷史讓我們看見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脆弱與堅強,也展現出隨著時代進步,建築技術、防災設施與應變制度的不斷提升。透過回顧歷史,我們更能理解當代社會在災害應變上的努力與成果,並提醒自己珍惜今日的安全環境。了解歷史中的風雨記憶,有助於提升全民的災防意識與行動力,為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修改日期: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