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上架資源
過濾條件

透明的鏡片怎麼會被光照出影子?│《科科學會了》把課本的「透鏡原理」變有趣!縮圖 00:08:21
國中8年級
透鏡是什麼? 透鏡是一種能夠改變光線行進方向的透明物體,常見材質包括玻璃或塑膠,形狀通常具有至少一個曲面。透鏡透過折射原理,使光線偏折,進而會聚或發散。根據形狀不同,透鏡可分為凸透鏡與凹透鏡兩種: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能將光線向內會聚;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能使光線向外發散。 生活中許多光學工具如眼鏡、相機、望遠鏡等,都是利用透鏡調整光線路徑,讓我們看得更清楚或更遠。
觀看次數44
修改日期:2025-11-06
音與音的距離縮圖 00:05:48
國小4年級
音E-Ⅱ-4 音樂元素,如:節奏、力度、速度等。
觀看次數25
修改日期:2025-11-07
舞動的節奏縮圖 00:05:14
國小4年級
音E-Ⅱ-4 音樂元素,如:節奏、力度、速度等。
觀看次數20
修改日期:2025-11-07
走讀世界-Fun with Shadows縮圖
國小2年級
學習目標 一、能聽辨、唸讀單字與句型,了解使用情境及語意。 二、能夠使用適當的英語學習策略,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三、能夠與團隊合作,從雙向互動與討論的過程中,提升語文能力。
點閱數1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拼音規則疊疊樂縮圖
國小1-2年級
一、操作基本學習工具 二、依指示圈選、標記學習重點。 三、反覆練習,記憶學習內容。。
點閱數2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圓周長和圓面積縮圖
國小5-6年級
1.實際測出圓的直徑及圓周的長度。 2.理解不論圓的大小如何,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不變,大約是直徑的 3.14 倍。 3.理解圓周長÷ 直徑=圓周率。 4.運用圓周率,由已知圓的直徑(或半徑)求出圓周長或由已知圓周長求出直徑(或半徑)。 5.用點算方格的方法,估測不規則圖形或是圓的面積。 6.理解圓面積公式=半徑×半徑×圓周率。 7.運用已知圓的直徑(或半徑)求出圓面積。 8.運用圓面積公式,算出複合式圖形的面積並解決生活上的相關問題。
點閱數2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我們的綠建築縮圖
國小5-6年級
一、能對綠建築有基本認識,理解且能說出綠設施對使用者的影響。 二、能對綠建築產生興趣,動手製作出綠建築模型。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關鍵密碼縮圖
國小5-6年級
1.運用箭號、數字標示,理解並說明句型(由於、可是、不但…更…)的重點及其關係。 2.透過心智圖提示,以開頭、經過、結果表達生活經驗。 3.依視覺提示,善用目標句型,給予他人回饋。
點閱數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整理小達人縮圖
國小3-4年級
一、能認識個人常用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 二、能辨別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的放置位置。 三、能放置個人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於正確位置。
點閱數1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寫作遊戲 糖果裡的鬼縮圖
國中9年級
本單元旨在透過學生實際觀察「糖果實物」,結合語文領域中記敘文本的描寫手法(五感摹寫)與修辭技巧(譬喻、轉化),訓練學生將感官經驗轉化為文學性文字。同時,融入創意發想角色塑造(小鬼),並以AI輔助場景及佳句的加入完成一篇短文。以遊戲及科技輔助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應變能力與美感素養。
點閱數1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1-07
清潔小高手(一)整理垃圾(打掃工具)縮圖
國小3-4年級
一、認識常用打掃垃圾工具。 二、能使用打掃垃圾工具打掃垃圾。
點閱數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數學 第二單元 分數除法(第4節)縮圖
國小5-6年級
‧應用顛倒相乘的策略,解決異分母分數的除法問題。 ‧解決分數除法的應用問題。
點閱數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因數與倍數縮圖
國中7-9年級
本堂課旨在讓學生認識一百以內的質數,連結學生國小學過的二十以內的質數,藉由實例整理出質數的定義與其相關的性質,接著引導學生思考若要確認更大的正整數是否為質數,除了一個一個列出其因數之外,是否仍存在其他找出質數的方法?在此引入數學史介紹埃拉托賽尼的生平,讓學生認識這位數學家與其貢獻,接著聚焦在埃拉托賽尼的質數篩法,介紹其步驟,並輔以Geogebra讓學生實際在觸屏上操作,讓學生了解這套存在兩千多年的方法之意義,最後讓學生思考在使用埃拉托賽尼的質數篩法判斷一百以內的質數為何只需要使用2、3、5、7的倍數,並進一步探討質數的個數有無限多個的問題。最後留下時間回顧今日所學,以此接續「標準分解式」之概念。
點閱數1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6
愛蓮說縮圖
國中8年級
愛蓮說 1.以學生舉例我最喜歡的植物:將自己與植物做連結。 2.課文中的花朵:請同學試想其中花朵的特色 3.學生畫荷花:根據課文描述作畫。 4.心智圖教學:利用心智圖教學,加深學生對於文本的印象。 5.分組活動:請小組討論作者喜歡「蓮花」的理由,並在「蓮」區域描寫並說明。 請同學將心智圖檔案上傳,供其他同學投票。
點閱數1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白色螢幕放大看居然不是白色...?│《科科學會了》把課本的「光的三原色」變有趣!縮圖 00:06:11
國中8年級
光的三原色是什麼? 不同於色彩三原色的紅、黃、藍,光的三原色是指紅光(Red)、綠光(Green)、藍光(Blue),簡稱 RGB。這三種色光無法由其他色光混合而來,因此被稱為「光的原色」。只要調整它們的組合比例,可以混出幾乎所有顏色的色光,例如:紅光加綠光會變成黃光,綠光加藍光會變成青光,三種光等量混合甚至會產生白光。我們日常生活中手機、電視、電腦等彩色螢幕,就是透過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光,呈現出豐富的色彩世界。
觀看次數59
修改日期:2025-11-07
紅加藍居然不是紫色?│《科科學會了》把課本的「透射與物體的顏色」變有趣!縮圖 00:06:33
國中8年級
顏色世界的奧秘:物體如何呈現色彩? 世界上會有各種顏色,是因為白光中包含了多種顏色的光線,而不同物體會選擇性地反射或透射特定顏色的光。這些被反射或透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後,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當白光照射在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上(像色片、玻璃),它們的顏色是由「選擇性透射」產生的。這些物體會只讓某些顏色的光通過(透射),吸收其餘的顏色,我們看到的,就是被透射出來的那個顏色。例如:紅色半透明色片會吸收綠光和藍光,只讓紅光通過,所以看起來是紅色的。 因此,無論是反射光或透射光,都是因為不同物質對光的選擇性處理,加上我們眼睛對色光的感知能力,才讓這個世界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樣貌。
觀看次數44
修改日期: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