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上架資源
過濾條件

戰時智慧All in one:從戰事認識到避難實作的行動課縮圖
國小6年級
《戰時智慧 All in One:從戰事認識到避難實作的行動課》這門課程,透過近來發生的國際戰爭作為開頭,帶領學生對「戰爭」有感,並以金門在地發生過的戰爭作為引導,探索金門的戰爭歷史與文化背景。   透過資料蒐集和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培養媒體識讀、上台報告能力。希望學生能從了解家鄉的過去出發,進一步加深對金門土地的認同,並激發對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課程設計中特別加入網路資料查詢與小組討論,讓學生能更輕鬆有效地收集資料和製作簡報,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同時,透過準備防災包的課程,認識戰爭的發生前,平民可以做的準備動作,認知自需要具備國防意識的責任,亦在生活中進行實踐。   透過這樣的學習過程,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金門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並且珍惜今天的和平。最終,這門課程旨在激發學生對歷史的思考與討論,創造出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刻對話,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性,並以此建立對未來的責任感。
點閱數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6
島嶼烽火記憶_金門戰火下的世代對話縮圖
國小6年級
本課程以金門重要戰爭為主題,旨在透過資料蒐集和探究培養學生專題報告製作的能力。期盼學生從認識家鄉的歷史出發,深化土地認同,並激發肩負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在教學設計上,我們導入網路查詢與AI工具 ,提高資料蒐集與簡報製作的效率,並透過媒體識讀活動,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批判思考等21世紀核心素養。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教學方案設計,使學習者在理解與感受金門歷史文化的過程中,更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形塑出一場跨越地域與世代的深刻對話。
點閱數2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1-07
暗暗內含光縮圖
國中9年級
金門,古稱浯洲,為臺灣於二戰結束後及冷戰期間的重要戰略前哨。1949年古寧頭戰役、1954年九三砲戰及1958年八二三砲戰等重大軍事事件,這些關鍵歷史事件深刻影響了臺灣的政治局勢 自1958年八二三砲戰以後,金門與馬祖進入長達21年的「單打雙不打」局勢,形成持續高壓的軍事對峙狀態。期間,島上廣泛建設碉堡、防空洞與射擊掩體等防禦設施,形塑出濃厚的戰地景觀。漫長的對峙也讓當地民眾生活在恐懼中,對現代的學生來說,這些戰地遺跡往往是陌生的風景,他們難以想像這些軍事設施曾真正上過戰場,而祖父母、父母世代卻真切經歷過那段動盪歲月。 本教案《暗暗內含光》以「戰爭無分晝夜、無分地域」為命名寓意,課程自視覺藝術切入,探討符號與色彩在軍事中的功能與象徵意涵,並從不同戰鬥場域的環境出發,幫助學生理解戰爭生活的多面向。藉此,讓學生思考當前和平生活的得來不易,理解這份安穩,正是先人於黑暗中堅守所換來的光明。 本課程設計亦著重於引導學生實地探索金門戰地文化資產,從歷史脈絡中深化文化認同,並藉由災害應變與防護議題,提升面對突發事件時的自我保護能力,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的核心價值,並培養具備歷史感、文化感與安全意識的現代公民。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勇氣守護者:國軍、藥局與我縮圖
國小2年級
本教案名稱「勇氣守護者:國軍、藥局與我」的「勇氣守護者」象徵「在全民防衛的過程中,你我都不是局外人」,本教案從「我」出發,學習保護自己,再到當災難發生時該如何尋求資源自救,最後則是國軍防衛的重要」,從自身出發到體認全國人民一同防衛的 配合康軒二上健康與體育領域第二單元-生活保健有一套、康軒二下健康與體育領域第四單元-保健小學堂、2025年城鎮韌性演習,作為延伸教材使用,讓孩子認識自己在避難中能做什麼、如何保護自己,成為每一位學生最直接能掌握的行動力,也藉此培養「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過程融入SDGs目標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SDGs目標11: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增加韌性,盼向和平。 本教案第一節課-安全小偵探:從生活出發,培養自我保護能力 小朋友化身為「安全小偵探」,透過尋找線索、解答神祕問題,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安全地點、如何避開危險。讓孩子能把所學的方法轉化為保護自己的能力。 本教案第二節課-健康小藥師:社區韌性,建立資源連結 藥局不只是買藥的地方,更是守護社區健康的重要堡壘。小朋友化身為「健康小藥師」,透過知識清單與問答活動,了解藥局能提供哪些幫助。最後在「安心存在」活動中,表達對藥師的感謝,也學會如何在需要時向藥局尋求協助。 本教案第三節課-勇敢大合作:全民防衛,理解國軍的價值 每個人都有任務,每個角色都很重要。孩子在遊戲中分工合作,體驗補給、醫療、守護的角色,理解國軍在防衛與救援中的價值。最後在「勇敢大收穫」中,孩子們能體會:勇氣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大家一起合作、互相守護。 教學架構以 KWL 為核心──K(已知道的)、W(想知到的)、L(學到的),並搭配 四學模式(自學、共學、互學、導學),逐步引導學生探索與建構知識。同時透過 ORID 提問法,讓學生能進行更深入的反思與討論。期望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國防,也能夠主動關心國防,並進一步參與國防相關行動。唯有先清楚掌握自我保護與防衛的方法,才能延伸到具體行動,讓生活更加安心與穩固。
點閱數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守護家鄉的力量-走讀澎湖國防足跡-馬公國小蔡研菁、楊馨然、郭家妤縮圖
國小3年級
澎湖地處臺灣海防前線,自古以來便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島上遺留許多軍事設施與歷史場域,從古城門、砲臺到眷村與總統行館,每一處都是國防歷史的見證。為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認同與歷史的理解,並深化對國防觀念與和平價值的認識,本教學單元以「走讀澎湖‧認識國防」為主軸,帶領學生實地探索順承門、篤行十村、金龜頭砲臺、莒光新村、史蹟公園與蔣公行館等六大景點。 本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是透過地方化與場域化的學習方式,讓國防教育不再停留在抽象觀念,而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課程結合歷史、社會、語文等跨領域學習內容,強調探究學習與問題解決,藉由觀察、提問、訪談、記錄與表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公民素養。 此外,國防教育不僅是了解軍事設施,更是對和平價值的反思與追求。從砲火硝煙的金龜頭砲臺,到安居樂業的眷村生活,再到象徵領導統御的蔣公行館,這些場域共同訴說著澎湖在國防歷史中的角色與轉變。透過本課程設計,期望學生能在認識過去的同時,也理解今日和平的得來不易,進而珍惜生活、尊重多元、關懷社會,成為具有歷史感與責任感的現代公民。
點閱數2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國防即生活-人民的權利義務✖全民國防縮圖
國小6年級
國防為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凝聚國人的國家認同與國家意識、確保國家安全,為世界各國所追求的目標。我國國防法明確揭示:「中華民國國防為全民國防。」由於國防事務內涵廣泛,必須整合政府與民間的資源、軍隊與人民的力量,涵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總體實力,健全國防發展,才能確保國家的利益與安全。 全民國防教育旨在提升全民的國防知識及防衛意識,使國民能理性思考國家的處境,體認在國家安全前提下,社會才有自由民主,個人才能安居樂業;全民共同參與國防事務,以行動力實踐對國家的認同與支持,強化自我防備,才能抵禦外侮,謀求國家安全與永續發展。本課程以「國防即生活—人民的權利義務全民國防」為主題,包含「國家和憲法」、「憲法與人民的權利義務」、「人民的基本權利全民國防」、「人民應盡的義務全民國防」和「守護家園 承擔所在」五個單元,結合教科書內容、生活經驗、社會時事及國內外議題,引發學習動機與興趣,透過課程探究思考,學習策略引導,培養蒐集整理和分析歸納的探究能力,建構認知發展歷程。期使學生認知憲法是確保自由民主及永續發展的基石,理解人民的權利和義務對國家運作和國防安全的關聯與重要性,主動發覺國防事務與生活密不可分。更期待在互動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同理尊重、理解思辨及溝通合作的公民素養能力,領會個人對社會的發展與影響,增進對國家的責任感,能主動關注國家安全議題,維護自由民主和國家利益,達成全民支持、全民參與國防的目標。
點閱數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遷村半世紀南方澳到北方澳尋根中正海軍基地敦睦艦隊巡禮」暨「龜山島軍事遺跡普陀巖參拜」國防教育輕旅行縮圖
國小5-6年級
◆教學設計動機 本課程教案以宜蘭特色軍事設施龜山島與北方澳中正海軍基地為主題,說明如下: 一、龜山島: 龜山島是位在頭城東方海面上約12公里的一座火山島嶼,因外型酷似烏龜而被稱為龜山島,長久以來一直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地理指標,也是宜蘭人主要的精神象徵和心靈歸宿。而烏石港的發展歷史更是先民開發宜蘭的重要史蹟,近代因烏石漁港的興建所造成突堤效應演變為外澳沙灘的興起與頭城海水浴場的沒落更是重要的海洋環境保育議題。 1977年,政府將龜山島劃入火砲射擊試驗場的射擊區域,因為軍事需要而強制遷村,龜山島居民全部搬遷至頭城大溪,在此之前興建一批國民住宅(仁澤社區)以安置龜山島的搬遷戶。也將島上的媽祖廟拱蘭宮,徙回大溪,廟在,而媽祖神像已去,而駐島的軍人只好將之改為「觀音廟」,奉祀南海普陀山觀音菩薩,以作為精神寄託,改稱「龜山島普陀巖」。 二、北方澳中正海軍基地: 民國64年因政府將北方澳設成中正海軍基地,於是將北方澳居民集體遷村到南方澳的北濱一村和二村,因為搬遷緣故,北方澳居民希望能將北方澳進安宮鎮殿媽祖一同移駕,但擲筊結果媽祖不願意離開北方澳,只能將鎮殿媽祖留在原廟,並依指示在南方澳港邊重新修建一座進安宮,作為北方澳移民的信仰基地。 ◆教學設計及理念 而國小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國防教育」以生動有趣、容易理解的方式來進行,實施多元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意識和國民素養。「國家安全」這個議題對於國小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對國家安全的基本認識和意識。通過瞭解國家安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每個人在其中的責任,學生可以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 本課程教案將教育部國民小學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巧妙地融入在「社會領域」及「海洋教育」議題中,透過參訪龜山島軍事遺址與北方澳中正海軍基地辦理海軍敦睦巡洋艦隊的機會,緊密結合了學校的戶外教育和國防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生動而深刻的學習體驗。孩子們有機會走進國防世界,直接接觸到家園守護者。激發了孩子們對自己社區和國家的認同感,了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既凸顯了參訪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又啟發了孩子們對國家安全的關注和認識。 希望以戶外教學方式將龜山島、烏石港、外澳沙灘、進安宮、南方澳等場域作為行動教室,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增進親師生對海洋教育的認識,引起學生熱愛海洋,熱愛鄉土的情操,進而奠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培養學生從事海洋活動的興趣,落實在地海洋教育的推展。讓學生真正能「親海、愛海、知海」以達海洋教育之目的,提升學童對於海洋環境保育的態度。 ◆教學策略: 在教學策略上以Lawson三階段「學習環」:「探索→術語引介→概念應用」進行設計,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式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以不同形式的探索活動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單元一的活動一話說烏石港、活動二龜山島巡禮、活動三外澳悠游趣,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生活素養,協助學生五育均衡發展,「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課程願 景,並結合「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期使課程發展以學生學習為起點,透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讓學生潛能得以適性開展,進而讓學生能運用所學、善盡責任,成為終身學習者,以使個人及群體的生活、生命更為美好。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深得我心縮圖
國中9年級
透過問題解決的方式,引入三角形外心的概念,透過手繪圖及GGB動態繪圖,找到三角形的外心。
點閱數1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真平-阮阿媽專用的電話簿仔縮圖
國中7年級
運用分組練習課文唸讀及對話與媒體輔助,促進學生主動使用閩南語進行溝通表達。 結合生活經驗與文化教材,讓學生體會親情價值,並能以閩南語表達關懷與情感。
點閱數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拯救檸檬派大星球計畫—第六課〈心囚〉縮圖
國中7年級
藉由特殊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內容:一顆名為檸檬派大星的星球出現了奇怪的現象。人民因為一個黑色的孔,讓心情變得很低落,最後逐漸形成灰色網,壟罩整顆星球。學生擔任拯救星球的重要角色,搭配有趣的解謎過程,讓學生在學習文本過程中,一邊尋找解決星球問題的方法。 在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常因為不能控制變化多端的情緒而感到手足無措。以〈心囚〉課文提到的重點:「比起身體的不便,心裡的憂鬱、頹喪才是真正能困住人們的。」透過這堂課,除了讓學生瞭解不要被困在心中的牢獄,也希望學生能在生活中覺察自己的情緒、思考面對負面情緒時的調節方法。未來在面對「心囚」的狀況,能有解決的辦法。
點閱數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英勇國軍「眷」顧臺灣!縮圖
國小4年級
1.穿越時空遇見「嘉禾新村」 在學生每日都會使用的APP「臺北酷課雲」中本期的任務之一是「穿越時空遇見你」參訪「嘉禾新村」眷村並完成集點任務,藉此任務引起學習動機再從眷村衍伸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希望引發學生認同國軍與培養愛護國家的情操。「眷村」承載著國家政治與國防軍事的脈絡,隨著時間的演進,眷村已成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而「全民國防」更是我國國防的主要政策,旨在建立「守護家園,你我有責」的觀念,因此,培養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情感,是全民國防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便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除了具體的建築和文物可供緬懷,情感上蘊含的歷史文化以及記憶,更是值得保護與傳承的無形資產。 2.時事引發的討論 在教導學生敬軍愛軍的同時,對社會有示範作用的藝人卻接二連三爆發出閃躲服兵役的「閃兵」事件,無疑是給社會上敬軍愛國的氛圍帶來最無情的打擊。藉著討論此議題重新審視個人利益與愛國情操之間的平衡。另一方面,今年7月1日開始,國籍航空公司於航班進行登機作業時,將透過登機廣播邀請軍人優先登機的措施,顯示了國家對國軍的重視獲得了社會的認同,也希望藉此討論激發學生敬軍的情懷。 3.探訪「孫立人將軍官邸」,認識「古寧頭大捷」歷史,培養愛國情懷 學習的場域,應不只限於教室空間,以「臺北市全民國防導覽地圖3.0」為基礎,由「嘉禾新村」出發,順道討論鄰近的另一個國防景點「孫立人將軍官邸」。透過探訪「孫立人將軍官邸」認識孫立人將軍的貢獻與「古寧頭大捷」的影響,讓學生緬懷國軍英勇戰蹟的歷史記憶、體認國軍的堅毅剛強與偉大,感念國軍艱辛保鄉衛土的奉獻精神。唯有從小培養認同國軍、肯定國防的情操,才能支持國防,關心國防,進而承擔保家衛國的大任!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隱藏在城市中的國防印記~象山✖軍事遺跡✖四四南村縮圖
國小5年級
一、動機:透過地方歷史學習與實地探究,引導學生從在地文化與軍事地景中,認識國防安全的重要性,並思考自己作為公民在保家衛國中的角色與責任。象山與三張犁靶場之間的連結,以及信義區的國防歷史背景,將作為本課程的起點,讓學生深刻理解「國防教育」不僅存在於國土邊界,更深植於市民日常生活之中。 二、理念: (一) 連結學科教育與生活環境:本課程透過跨領域的整合,將國防教育與社會、綜合領域的學習內容結合。課程設計不僅讓學生理解臺北市信義區的自然環境生態,還能認識到這些自然條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透象山的歷史背景,讓學生意識到國防是維護我們生活品質的重要保障。 (二) 從地方歷史出發的實地探究:以象山與三張犁靶場作為本課程的主題背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探索周邊的歷史遺跡。實地走訪象山公園和四四南村,透過做中學,讓學生對「國防」有更加具象的理解。 (三) 增強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此課程強調防災、防空演練的實用性和日常性。透過課堂內外的防災演習,學生能夠掌握防空與避難基本技能,了解應對各種災難時的應有行動規範。 (四) 對於全民國防課程的理念傳達:課程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國防並非只是軍隊的責任,而是全民的義務。每一位國民無論年齡、性別,都應當在不同的領域和生活中扮演支持國防的角色。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呼叫佳山基地-小小防衛者聯盟縮圖
國小6年級
教學動機: 在花蓮有一則神祕的軍事基地傳說,它就是坐落中央山脈東麓的「佳山基地」。它不僅是守護東台灣領空堅實堡壘,更是引導孩子們建立正確國家安全觀念與危機應變能力的最佳活教材。透過認識佳山基地的存在與功能,我們能讓孩子們深刻理解,國防絕非僅是軍人的專屬職責,而是全民參與、共同維護家園安全的具體體現,培養他們成為保衛這片土地的「小小防衛者聯盟」。 教學理念: 一、生活化易懂: 將國防概念融入學生熟悉防災情境(地震、颱風),避免軍事專業術語,透過佳山基地等具體案例,正確理解「防衛」的意義。 二、廣義全民國防: 強調國防不只有軍事,包含心理、組織、經濟、科技、防災等多元面向,建立「人人都是家園守護者」公民意識。 三、在地與科技結合: 以防衛花蓮佳山基地為例,引入智能機械狼與小型無人機威脅與反制等現代國防科技,激發學生對科學與國防的興趣。 四、動手做與合作: 透過參訪軍事坑道遺址、小組討論、情境模擬和實作(如擬定防災計畫、AR擴增實境互動遊戲),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與團隊合作能力。 五、價值觀培養: 期望學生在課程中培養愛國情懷,學習積極應變,並建立互助合作、守護家園的責任感,成為有準備的防衛小尖兵。
點閱數2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手擲機與國防科技縮圖
國中7年級
1.希望學生能透過實際動手做手持機並進行飛行調校,在過程中學會使用工具、動手解決問題,真正落實「做中學」。 2.透過手擲機飛行的活動,讓學生實際看到飛行過程中升力、重力、推力和阻力的變化,把課本上抽象的理論,轉化成自己的經驗。 3.從手持機的教學引入無人機在國防與國際時事中的應用,例如俄烏戰爭、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讓學生理解科技在國防的重要性,進一步建立基本的國防觀念和國際視野。 4.藉由資料搜尋、查證與分組簡報,讓學生學習如何在大量資訊中篩選出可信的資料,也能用不同角度去分析國防與科技議題,培養他們批判性思考與資訊判讀的能力。
點閱數3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酷肚出擊,國防不NG縮圖
國小4年級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電腦和遊戲,我們希望將這份興趣轉化為有意義的學習。本課程是為四年級的資訊課設計,結合社會課中的「家鄉環境與產業」主題,使用 KODU 遊戲設計軟體,讓學生動手設計模擬「國防戰爭」的遊戲。 在設計遊戲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程式邏輯與操作技巧,還會思考如何應對敵人進攻並設計防禦機制。透過角色扮演,學生將能體會身為軍事規劃人員的決策過程,從中訓練他們的策略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還會延伸到現代社會議題,如「國際貿易」、「物流」和「免簽證制度」,幫助學生理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只是武力,還有經濟、科技和外交合作,也就是「無硝煙的戰爭」。 我們希望學生在這門課中,透過「做中學」學會觀察、思考與解決問題,了解防禦策略,並建立對國防安全的基本認識。課程也強調合作與互助,培養和平共處的態度,同時運用科技工具發揮創意,提升創造力與科技素養。透過模擬戰爭與國際互動的情境,學生能理解國防與生活的關聯,思考現代社會中武力以外的競爭方式,發展國際觀。這不只是資訊課,更希望能提升國防意識、關心世界的學習旅程。
點閱數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
細說臺灣:護國傳奇縮圖
國中7-8年級
本教學設計動機緊扣著教案名稱--〈細說臺灣:護國傳奇〉。 本教案名稱為〈細說臺灣:護國傳奇〉,巧妙取自臺灣知名電視節目《戲說台灣》,並將「戲」字改為「細」字,寓意此教學活動將以細膩、深入的方式,帶領學生探索國防教育之多元內涵,從歷史脈絡到當代挑戰,從國家建構到科技應用,逐步建立起學生對國家、社會與自身角色的整體理解。課程設計以生活化視角為出發,讓學生在認識國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身與國防密不可分。   本教案設計核心理念圍繞「護國」一詞,強調守護國家安全、維護主權完整、保障人民安定之國防精神。課程內容先提及「國家四大要素」(人民、領土、主權、政府),再透過討論與探究活動,協助學生理解:國家不僅是疆域的集合,更是保障我們人權與民主制度的重要根基。其後,課程更透過Kahoot遊戲引導學生了解臺灣具代表性的演訓行動,如:「漢光演習」、「民安演習」與「城鎮韌性演習」等,希望學生能思考軍民如何協力完成防衛任務,建構全民防衛的韌性社會。   「傳奇」一詞在文學中常用來描繪歷史上非凡事蹟或英雄人物,象徵著堅毅、勇敢與時代記憶的傳承。本教案亦以此作為另一核心概念,旨在向那些默默奉獻、保家衛國的國軍官兵與防衛人員致敬,同時也稱頌臺灣人民在歷經困境時所展現的團結與韌性。   為深化學生對時事的理解與培養跨領域的思辨能力,課程亦融入「國防預算」與「無人機科技」相關議題,從資源分配、預算規劃、成本效益等角度,引導學生思考現代國防的挑戰與選擇,並進行模擬討論與決策練習。本教學設計,更透過Padlet任務導向學習、Raphael AI繪圖、視覺化資料解讀與小組合作活動,培養學生科技素養、民主素養與公共意識。   透過這一系列教學設計,我們期盼學生不只是認識國防知識,更能理解自己作為社會一分子的角色與責任,進而成為關心臺灣、具備判斷力與行動力之現代公民,為下一個世代創造屬於臺灣的「護國傳奇」。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