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craft新魔法:校園福爾摩斯的沙盒世界
策展人: | 彰化縣大同國中丁子宴老師 |
---|---|
策展單位: | 教育大市集執行團隊 |
活動地點: | 彰化縣大同國中 |
適用領域: | 科技領域-資訊科技、科技領域-生活科技 |
上傳日期: | 2025-04-24 |

Minecraft教育版(Minecraft: Education Edition)是一種為了教育而設計的沙盒式遊戲,使用方塊組成虛擬世界作為遊戲背景,使用者可以在Minecraft的虛擬世界中自由建造、探索和挑戰,並透過方塊來創建各種建築、景觀和物品等,適合進行環境相關議題的學習活動。
身為地球的一份子,環境永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2015年,聯合國提出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期望透過17項目標來改善全球失衡問題,像是消除貧窮、氣候生態的應對、和平與正義的促進等,其中環境永續亦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保持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Hiç et al., 2016; Stoll-Kleemann & O'Riordan, 2015)。而培養環境永續意識可以從個人逐漸擴展至家庭、社區,再推廣至地方和區域,最終涵蓋國家和全球,所以透過教育的方式,我們可以將相關知識融入學校課程,有助於建立學生的友善環境行為,培養具有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本課程參考教育大市集中的教學APP「我的世界 Minecraft: Pocket Edition」進行專題活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切身相關的「校園環境永續」作為遊戲設定,讓學生結合程式設計思維與空間創作表現,進行協作與問題解決,同時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

第一節課(Minecraft教育版介紹)
- 說明Minecraft教育版的遊戲特點和相關應用,並創建帳號。
- 介紹Minecraft教育版的基本功能、創造模式與程式編寫。
- 強調Minecraft教育版提供了一個虛擬世界,可以使用裡面的方塊來創建各種建築、景觀和物品,其提供有趣、互動和實踐的學習體驗。
- 引導思考:Minecraft教育版可用來建立虛擬校園、設計校園設施等,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利用Minecraft教育版來改善校園體驗?

第二~三節課(Minecraft教育版應用)
- 讓學生體驗Minecraft教育版中,以環境開發為主題的「Sustainability City」永續性城市地圖,學習關於綠色能源、回收利用與永續發展的資源利用。
- 分組活動:(搭配學習單)4~5人一組,到校園各處運用眼睛觀察、耳朵聆聽、四肢觸碰、鼻子嗅聞等進行探索,並運用四種感官,在這段「校園祕境」當中,感受各種巨大或微小的風貌,小組一起討論、記錄感受。


第四~七節課(校園設計與問題解決)
分組活動:透過Minecraft教育版建立初步虛擬校園模型,包括教室、圖書館、運動場、停車場等校園設施(教師可依據校園環境的不同進行分配與規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和創造。
各組展示自己所創建的虛擬校園模型之設計理念,教師分別給予改進建議。
引導思考:(搭配學習單)探討不該出現在校園中的「錯物」,並思考校園設計中的實際需求,例如:可持續發展、無障礙設施、綠化、節約能源等。教師可鼓勵學生在模型中進行相應的調整。


第八節課(回顧和反思)
- 教師給予學生作品和討論內容實質性回饋,並總結Minecraft教育版在校園中的環境永續應用價值和學習成果。
- 強調環境永續不僅在虛擬世界中重要,同樣也適用於現實生活,並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境永續原則。

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是一種動態的概念(dynamic concept),對人類而言,學習如何在環境中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環境教育(Venkataraman, 2009)。本課程透過Minecraft教育版作為具臨場感(telepresence)的教學工具,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並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建議教師需要事先具備遊戲式學習和環境教育領域的知能,並能夠將遊戲體驗與真實世界的環境問題相連結,以適當地引導和監督學生的學習。若要讓學生理解和實踐環境永續的價值和行動,教學設計也必須包含反思和行動階段,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虛擬世界的經驗轉化為現實中的行動,並成為環境保護的實際執行者!

1. 教育大市集/教學APP/我的世界 Minecraft: Pocket Edition https://market.cloud.edu.tw/resources/app/1746319
2. 教育大市集/教育電子書/啟發新思維-minecraft 教育版安裝簡易指南 https://market.cloud.edu.tw/resources/ebook/1747647
3. Hiç, C., Pradhan, P., Rybski, D., & Kropp, J. P. (2016). Food surplus and its climate burde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0(8), 4269–4277.
4. Stoll-Kleemann, S., & O'Riordan, T. (2015). The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of our meat and dairy diets.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57(3), 34–48.
5. Venkataraman, B. (2009).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51(2),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