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電子書
過濾條件

臺南市教育局認證系統縮圖
臺南市教育局認證系統
陳志堅/臺南市市立中山國中
全齡適用
臺南市教育局認證系統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6
花園小偷三八阿花縮圖
花園小偷三八阿花
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兩個小偷的視角進而觀察面臨危機的地球生態,偷來的東西都作為祕密花園的私人寶藏,但透過一次顛倒的情境:「已經沒有東西偷了」,小偷為了能繼續偷,只好把收藏的東西拿出來種,植物美好的特性為不斷的生長,越分享、越增加,是故事結局轉為美好的關鍵。此篇故事希望透過花園小偷的職業危機,帶出環境議題的關注、善與惡的討論、分享的美好。
點閱數19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6
鯨魚小天受傷了!縮圖
鯨魚小天受傷了!
孫敏雅/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鯨魚小天受傷了!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5
客語分級教材詔安腔 第一級第一冊(下)縮圖
客語分級教材詔安腔 第一級第一冊(下)
李思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國小1-2年級
一、本教材依據民國一一0年教育部公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語文)」,參酌2010年版的部編本與坊間各種版本,外加各腔客語教師的實際教學經驗、意見編撰而成。 二、本教材以貫徹課綱「客語文的學習內容以語言文學為主,社會/生活、藝術/文化為輔」理念,並以日常生活為本,重視客家文化傳承的學習內容,編輯力求生活化、口語化、多元化,以期達成學生樂學、樂說、樂用的教學目標。
點閱數1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6
影子在做什麼縮圖
影子在做什麼
花蓮縣文化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顏色與形狀的影子剪影,讓小朋友探索生活中的事物,描述孩童感官探索的日常。
點閱數19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1-06
消失的食物縮圖
消失的食物
謝雅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小蕊偷吃了小花的食物,惹得小花很生氣。最後問了熊熊阿姨,並去跟小花道歉。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6
水污染1縮圖
水污染1
王勁涵/臺南市市立新進國小
國小5-6年級
說明乾旱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點閱數19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1-06
台雞ㄔㄨ任務縮圖
台雞ㄔㄨ任務
林萬誠、張筱雯、劉宛柔/桃園市立龍潭高中
國小1-2年級
有一天,台雞接到了上級指派的任務。必須遊歷臺灣,好好認識自己的國家。
點閱數192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11-06
國民教育法縮圖
國民教育法
洪慶昇/雲林縣立山內國小
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介紹國民教育法法規
點閱數192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11-06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縮圖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
林宗祺/佳里區佳里國中
國中7-9年級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
點閱數19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6
來到漁玩-漁港的日常縮圖
來到漁玩-漁港的日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本書主軸圍繞在漁港所能見到的事務,如漁獲上岸、漁船作業、漁船加油、加冰等,主角為一名孩童─阿弟以及老漁民阿公,兩者在漁港遊憩時碰到的各種景象與活動,帶領讀者瞭解臺灣的漁港設施、漁船作業、休閒漁業及漁業文化等,作品以輕鬆方式呈現且富有教育意義。
點閱數19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1-06
砲臺歷險記縮圖
砲臺歷險記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授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阿清隨著表哥到澎湖參觀古砲臺,他對西嶼西砲臺感到十分新鮮,到處摸摸看看,阿清注意到砲臺兩側隆起如窗戶般的開口。「這洞口好像可以通往下面?」話還沒有說完,表哥聽到「哇!」的一聲,阿清的身影已經消失在開口處。當阿清睜開眼睛時,只感到眼前一團霧與閃光,穿過甬道的阿清,發現眼前站了一群穿著清兵制服的人。在摸不著頭緒的混亂情況下,阿清不但被當成日本派來的探子,還經歷一些奇怪的遭遇,他漸漸發現這似乎不是在拍電影,而是誤闖時光走廊,來到了清光緒21年日軍攻打澎湖的現場…… 《砲臺歷險記》採對話的方式,藉由一個洞口的滑入,切換另一時空,串聯砲臺的古代與現代。以氣氛與煙哨味突顯清末澎湖砲臺海防的重要性,說明砲臺特色與昔日場景。全篇不強調科幻,只是把卡通常用的「任意門」場景,掛在甬道窗口,作為故事敘述之用,使情節轉折有趣、充滿動感。
點閱數19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5
宇時俱進縮圖
宇時俱進
陳柏彣/明道中學
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不擅長與人交流的若涵,偶然進入了元宇宙的世界,而在這冒險之中讓他重拾了自信,跨越了心理的障礙,並且成功在現實中交到好朋友。
點閱數19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1-06
We Are Family縮圖
We Are Family
鍾依庭、陳郁婷/桃園市立龍潭高中
國小1-2年級
一隻生活在海底的小魷魚Yoyo,原本與家人和樂的住在一起。某天,因為人類的濫補而讓Yoyo與家人走失了。可憐的小Yoyo決定尋找他的家人,在尋找的過程中也交到了一位魷魚好朋友Alen。究竟他們會不會找回Yoyo的家人呢?
點閱數20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6
「瘋狂貓咪初體驗」~大嘴巴闖通關縮圖
「瘋狂貓咪初體驗」~大嘴巴闖通關
唐寬恩/雲林縣縣立大埤國小
國小4-6年級
「瘋狂貓咪初體驗」~大嘴巴闖通關
點閱數19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1-06
石滬股份有限公司縮圖
石滬股份有限公司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石滬是非常環保的捕魚方法,也是漁村共存共生的傳統漁業技藝。許多人不知道,澎湖的吉貝,是目前全世界石滬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方。 晃晃老師從赤崁搭上交通船,向菊島北海出發。他要去的小島,像一顆晶瑩的螺貝,靜靜安駐在碧海藍天之間。 島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棲地,成群的燕鷗也在這裡孵育雛鳥,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場,白天,他們在這兒踏浪玩水,夜晚,他們在這兒仰望星空。 「大海的那一邊,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嗎?」三劍客好奇的問著晃晃老師。「海盜在這座島上,有沒有留下秘密的寶藏呢?」晃晃老師曾聽過這個傳說。他們都帶著無限的嚮往,眺望著遠方。 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退路,把魚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 這種捕獲食物的方法,可上溯至人類的史前時代。至於澎湖石滬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編纂的《台灣府志》。澎湖因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又具有成滬的三項條件:石材多、潮差大、風浪強,在農地和動力漁船缺乏的年代,石滬的漁獲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這項澎湖最古老的漁業技藝,數百年來已發展出綿密細緻的工法和文化,堪稱漁業文明「活化石」。澎湖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石滬群,兼具文化景觀和自然保育的價值,已列名台灣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需要我們傾力守護的珍貴資產。
點閱數19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