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84
優游字在-資源代表圖
web優游字在
楊琬羽/市立南崁國中國中7-9年級
結合媒體資源與生活實例體驗POP的設計與運用
點閱:97
下載:2

“防疫”優游字在-資源代表圖
web“防疫”優游字在
楊琬羽/市立南崁國中國中7-9年級
結合媒體資源與生活實例進行POP的運用與設計呈現
點閱:90
下載:1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的運輸-回家的路-資源代表圖
web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的運輸-回家的路
湯莉莉/花蓮縣花蓮市中原國民小學國小3-6年級
社會領域跨藝術、綜合領域
點閱:112
下載:3

城市水不水-資源代表圖
web城市水不水
洪惟心/市立民族國中國中7-9年級
帶領學生認識社區水故事,以身邊的瑠公圳、公館水岸切入,帶領學生認識城市中水岸的生態、休憩面向,並觀察比較不同國家城市中的水岸規劃與設計。參訪寶藏巖水岸、瑠公圳臺大段親水復育區以平板進行實際觀察與記錄。並用keynote完成圖文簡報以利分享。
點閱:242
下載:9

線在過好美一天-質感篇-資源代表圖
web線在過好美一天-質感篇
黃嘉音/縣立線西國中國中7-9年級
這個單元希望透過課程的帶領,讓學生了解到質感是觸覺與視覺的綜合經驗,關於質感的記憶會影響到我們對事物的感受。並透過案例的討論,與探索校園、校舍各階段的門、窗、地板、牆面使用的建材、形式,帶領學生理解到材料與技術是影響質感表現的重要因素、質感的喜好也反應了當代的價值觀,以及質感使用的合宜性。最後,以彙整統合的概念、「質感報告書」展示為例,分組說明,讓人對事物的觀感覺得陌生,導入改變質感的練習,增加學生對質感的感受。
點閱:161
下載:2

花磚、文化、記憶-資源代表圖
web花磚、文化、記憶
林奕秀/市立龍興國中國中8年級
1. 認識花磚及文物保存的價值,了解生活、藝術與文化之間的關係。2. 了解如何設計花磚,並能夠融入個人特色進行創作。
點閱:113
下載:3

程式變臉秀-資源代表圖
web程式變臉秀
溫芝/市立大忠國小國小5年級
資訊教育結合藝術領域跨域學習,透過跨領域多元學習設計,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點閱:360
下載:5

穿閱巷弄•再現光華-資源代表圖
web穿閱巷弄•再現光華
李曉蘭/市立光華國小國小5-6年級
參考書籍、影片、學習單、電腦、智慧白板、行動載具、行動上網、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XUEXUE COLORS APP
點閱:288
下載:5

跨領域數位課程-緋色山牆美髯公-資源代表圖
web跨領域數位課程-緋色山牆美髯公
王全興/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國小3年級
社會領域、藝術與人文、彈性課程、語文領域
點閱:146
下載:5

吹呀吹~我與「九降風」的交換日記-資源代表圖
web吹呀吹~我與「九降風」的交換日記
黃乙軒/新竹縣竹北市新社國小國小5-6年級
風,是生活裡平凡的存在,但對新竹人來說因三面環山,一面濱海,畚箕狀平坦無阻礙地形,讓東北季風在這裡得到了最大的舒展,對新竹人來說「九降風」是生活裡深刻的存在,甚至形塑出產業、生活和文化,新竹人成長的共通經驗和個人感受。本單元從家鄉日常的風出發,回歸到內心感受的風,將想法一步一步付諸成具體創作行動,把對抽象的風的感覺轉化成能被看見的表現形態。 學生從感受家鄉的風,選擇印象深刻的「風」開始,並欣賞以風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探討表現的多元樣貌和意義性,與小組同學討論後共同決定創作主題,運用五感(視覺化、嗅覺化、聽覺化…等等)產生表現方式的構想,以文字敘述描寫出來,再自主選擇作品場域,以平板繪圖方式轉化成具體草圖。 媒材表現上,學生評估自己的學習經驗,思考選擇什麼樣的媒材較適合於選擇的空間對話,達到作品與空間的協調。學生必須評估自己所學所能,不管是用平面或立體媒材、裝置藝術……等等,透過同儕間不斷思考、溝通,將內心想法結合五感,轉化成具體表現作品,最後以日記的方式總結自己的學習,與風、與同儕、與教師互相交換,展開「心」的對話。 這是個充滿冒險與不確定性的歷程,強調表現的觀念和意義性超過形式的特徵,學生不僅僅只是運用感受呈現出地方風光景物,更重要的是這陣風與自己的故事,進而延伸出面對生活的態度,勇敢地傳達自我與環境對話互動結果,並能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相互交織連結成果。
點閱:1189
下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