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7,038
Oliva annulata (寶島榧螺)-資源代表圖
web Oliva annulata (寶島榧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Oliva annulata(寶島榧螺)形態特徵:貝殼呈現圓筒形,螺塔在榧螺科中屬較高種類,殼表呈肉色,上具有許多褐色大小不均小斑點,接近殼底有一條黑色斑紋。殼口內側滑層為白色,殼口內唇具有小齒。棲所生態:淺海世界地理分佈:印尼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花蓮海岸,東沙島,小琉球,南沙群島,蘭嶼,澎湖,馬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太陽的觀測-資源代表圖
web 太陽的觀測
徐瀚發/桃園縣忠貞國小國小4年級
太陽的觀測PPT
點閱數997
下載數38
修改日期:2010-12-28
冰山到哪裡去了-資源代表圖
web 冰山到哪裡去了
蔡本慧/縣立華勛國小國小6年級
溫室效應
點閱數396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10-12-23
環保酵素PPT檔的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環保酵素PPT檔的製作
劉俊平/雲林縣東勢鄉龍潭國小國小4年級
活動一:活動介紹與工作分配一、引起動機1. 老師提問:「還記得環保酵素的製作過程嗎?」請學生回答。2. 老師藉由學生回答的過程,帶領全班複習環保酵素的製作概要。二、發展活動1.老師先解釋,這次的活動仍延續上學期環保酵素的製作,而且必須用數位相機以拍照及攝影的方式紀錄下來。最後,當環保酵素製作完成後,學生們也以拍下的照片和影片為原素,製成PPT檔。2.全班分組並分配組員的工作,組員的工作大致有:(1)酵素材料的收集(2)酵素的製作與查看(3)照片和影片的紀錄(4)PPT檔案的製作與編輯三、綜合活動1.當各組已完成工作的分配後,老師提醒學生,照片和影片可多加拍攝,務求清楚、詳盡,避免拍出模糊或不堪用的照片和影片。第一節結束活動二:PPT的基本應用一、準備活動1.老師說明何謂「PPT」。「PPT」就是「POWERPOINT」的簡稱,它是一種簡報文件。PPT可以插入照片和影片,並設計相關的背景和說明文字,可以讓讀者對主題與內容一目了然。二、發展活動1.老師一一介紹這次活動中,PPT會使用到的基本功能:(1)選取範本和背景(2)使用標題和說明文字(3)插入圖片和影片2.只要學會上述三項功能,就已具備製作這次活動PPT檔的基本能力。 三、綜合活動1.在介紹完製作PPT的基本功能後,老師請每位學生實際操作,依序完成上述三項功能的使用。當每位學生都能操作這三項基本功能後,老師指定作業,請學生製作一份「介紹我的學校」的PPT檔,內容在5-10頁間即可。第二節結束活動三:環保酵素PPT檔的製作一、準備活動1.當學生已了解環保酵素的製作,且學會PPT的編輯功能後,接下來,就是將兩者結合,進行「環保酵素PPT檔」的製作。二、發展活動1.老師請各組將製作環保酵素時所拍下的照片和影片存入電腦中,並開啟PPT,開始進行編輯工作。2.當各組進行編輯時,老師需適時給予指導與建議,避免學生帶入不相關的議題或資料。3.當各組已大致完成「環保酵素PPT檔」的製作後,老師可針對各組的需求,在不模糊焦點的原則下,指導學生在PPT檔上加入特效。三、綜合活動1.在各組已確實完成「環保酵素PPT檔」的製作後,老師請各組推派一名組員,上台解說該組的PPT檔。2.其他學生在台下聆聽,當該組報告完他們的PPT檔後,台下的同學需給予回饋。3.當每一組都報告完畢後,老師做綜合講評,分別指出各組的優缺點,以及需改進之處。第三-四節結束
點閱數1168
下載數49
修改日期:2014-02-26
Acusta plicosa (台灣球蝸牛)-資源代表圖
web Acusta plicosa (台灣球蝸牛)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custa plicosa(台灣球蝸牛)形態特徵:殼球狀,淺黃至紅褐色,殼右旋。殼面具不規則粗糙的生長紋。殼口近圓形,邊緣薄,不外翻,靠近口緣處呈白色且增厚,軸唇反捲,部分遮蓋臍孔。臍孔小且深至殼頂。棲所生態:棲息在農田、住宅區等潮濕、陰暗的地方,石塊中,落葉下等等。世界地理分佈:台灣特有種台灣地理分佈:台北,基隆市,宜蘭縣,台南縣,澎湖,花蓮縣太魯閣,高雄市壽山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Turris babylonia (巴比倫捲管螺)-資源代表圖
web Turris babylonia (巴比倫捲管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Turris babylonia(巴比倫捲管螺)棲所生態:沿岸世界地理分佈:印尼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認識柑腳三號-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柑腳三號
蔡育昇/市立柑林國小國小5-6年級
柑林國小位於新北市雙溪區柑腳地區,是一所偏遠迷你的山區小學。本校地址即為新北市雙溪區長源里柑腳三號,因此將題目訂為「認識柑腳三號」學區曾因開採煤礦有過繁華風采,而今社區逐漸老化凋零,學生快速減少,本校校園及柑腳社區環境優美寧靜,自然生態資源豐富,並潛藏人文歷史與無限的自然生機,社區發展朝低碳旅遊、養生村發展。參與行動學習,在學生身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以新北偏鄉來說,本校是全市最小,透過計畫的執行與教學,學生與自己的家鄉的互動變多,對於家鄉的關懷也增加許多,可以增強學生對於家鄉探索與了解的興趣。
點閱數1973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8-11-29
大家來看日全食-資源代表圖
web 大家來看日全食
江振崑/桃園縣立大同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生透過此投影片,可以了解日蝕的類型和成因。
點閱數329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0-12-27
防災安全及食藥安全課程模組及教案手冊【高中篇】-資源代表圖
web 防災安全及食藥安全課程模組及教案手冊【高中篇】
教育部國教署/教育部國教署高中10-12年級
本計畫研發之課程模組輯課程未來將於各階段學校常態性運用,故本團隊以整體性的規劃方式,建置1 至12 年級整體性與糸統性的安全教育教材,並於各教育階段別就不同主題,發展不同實施內容及實施重點。同時依據各教育階段可安排之節數,決定所發展出的教材數量,使用微課程且可組裝、可增修之方向規劃課程架構,並產出1 至12 年級完整性的安全教育基礎教材,使各教育階段可彈性規劃使用,辦理全校性、全年級或班群之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鼓勵適性發展,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課程。
點閱數1379
下載數99
修改日期:2021-08-06
牧場風情畫-繪鵝-資源代表圖
web 牧場風情畫-繪鵝
陳昭蓉/花蓮縣北昌國小國小3-4年級
「鵝」是志學牧場裡最霸氣的動物,整天總是大搖大擺神氣的在牧場中閒逛,伴隨著嘎嘎嘎的叫聲響徹雲霄,不論是覓食、喝水、游泳......,雞、鴨、兔們都得禮讓三分,但那份優雅與多變的姿態,卻是與生俱來,誰也模仿不來的。「鵝」引人注目的外形及姿態,正符合了中年級學童的學習創作歷程,因此選定了「鵝」做為本次繪畫的主題。 依據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創造與心智成長理論」中提及,9-11歲的中年級兒童正值「寫實萌芽期」(Dawning Realism Stage),具有簡單的透視概念,開始嘗試將所看到的現實,表現為具體的視覺概念。此時期孩子的繪畫特徵較能描繪細部,注意到空間關係,並且使用重疊的技巧。.對顏色的運用較豐富,且能辨識及表現色彩的變化,不再只是採用固有色。此時期亦具有無比的創作欲望,但也因比較留意作品的成果,亦是「創作的危險期」,常常因為畫得不像而受挫。此時期的孩子,想要畫得更真實,跟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更接近,但不免犯了「圖示期」孩子的問題,畫的是心中所想的,而非實際所觀察到的。 所以在教學設計上,要如何透過適當的引導,進行正確的觀察,進而運用色彩技巧及學習欣賞作品,是本課程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本課程透過賞鵝、識鵝、繪鵝及作品發表的系列活動,讓學生由觀察至描繪上色,在「做中學」中輕鬆的進入快樂的繪畫天地。 教學目標: (一)透過賞鵝活動,引起觀察的興趣。 (二)透過鵝的活動短片解說,了解鵝的活動與姿態。 (三)透過圖片外形分析、解說及引導觀察,了解觀察的方法與重點。 (四)透過上色技巧示範教學,學會用具的使用及技巧的應用。 (五)透過作品發表、教師講評,學習欣賞、自我省察及表達的能力。
點閱數691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