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832
Stethojulis trilineata (三線紫胸魚)-資源代表圖
web Stethojulis trilineata (三線紫胸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tethojulis trilineata(三線紫胸魚)俗名:三線紫胸魚、三線龍、柳冷仔、汕冷仔、三線鸚鯛、海代仔(臺東)棲息深度:1 - 2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形;頭圓錐狀;鰓膜與峽部相連。吻中長;唇厚;口小;上下頜有一列門齒,前端無犬齒。體被大鱗,頭部無鱗;頰部裸出;腹鰭無鞘鱗。D. IX, 11;A. III, 11;P. 12-13;L.l. 25;G.R. 25-28;尾鰭圓形。幼魚體上方灰黑色具大量成規則的白色小點,體下方白色具一至三列暗色點;成魚體側2/3上半部為藍綠色而在前部及頭部轉為橘黄色,體1/3腹側則為淡綠色;體側具4條有暗緣之藍色縱線:第一條在背鰭基稍下;第二條由吻端經眼上緣至尾鰭基部;第三條由吻端經眼經眼下緣至胸鰭後方;最下方四條由下頜經胸鰭基下方至尾鰭基部下方。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較淺的水域,特別是潮間帶退潮時露出的珊瑚礁,對於潮差劇烈變化所帶來之溫度、鹽度、溶氧量的環境變異,具有相當之適應力。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馬爾地夫到薩摩亞,北至日本、臺灣海域,南至澳洲等。臺灣各地海域皆有分布。漁業利用: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Tectus conus (紅斑鐘螺)-資源代表圖
web Tectus conus (紅斑鐘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Tectus conus(紅斑鐘螺)棲所生態:低潮線世界地理分佈:西沙、印尼台灣地理分佈:南沙太平島,龜山島,台灣東北角、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生物∕遺傳學∕遺傳學首頁-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遺傳學∕遺傳學首頁
張梅鳳/臺中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本遺傳教學模組可提供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之學生進行自我學習,亦可提供國中教師進行遺傳單元教學時,所需之教學媒體。
點閱數193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3-09-27
powerpoint製作動畫簡易樣本-資源代表圖
web powerpoint製作動畫簡易樣本
李誌偉/南投國小國小6年級
powerpoint製作動畫簡易樣本
點閱數449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0-10-13
Gymnosarda unicolor (裸鰆)-資源代表圖
web Gymnosarda unicolor (裸鰆)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ymnosarda unicolor(裸鰆)俗名:裸狐鰹、大梳齒(成功)、長翼、疏齒、大西齒(臺東)棲息深度:0 - 100公尺形態特徵: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尾柄細短,平扁,兩側各具一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兩側另具2條小的側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具強大而尖銳齒1列,舌上有齒帶。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2-17。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較大,而形成胸甲;左右腹鰭間具1小鱗瓣;側線完全,沿背側平行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XV,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9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背側青灰色,腹側淺色;體側無明顯的線紋或斑點。全世界此屬有4種,臺灣僅發現一種。棲所生態:岩礁區巡游之魚類,通常單獨游動或集一小群。游泳快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中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以及大洋洲之馬貴斯、土木土及大溪地等群島。臺灣主要產於東部海域。漁業利用:一般漁法以流刺網或延繩釣捕獲。主要以加工製成罐頭為主,為次要經濟性魚種。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20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Glossogobius giuris (叉舌鰕虎)-資源代表圖
web Glossogobius giuris (叉舌鰕虎)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lossogobius giuris(叉舌鰕虎)俗名:舌鰕虎魚、姓名:E-mail: 請註明地區!棲息深度:- 公尺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6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雲林縣光復國小校園植物~生態區-資源代表圖
web 雲林縣光復國小校園植物~生態區
陳信吉/縣立光復國小國小1-4年級
雲林縣光復國小校園植物~生態區
點閱數159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1-10-03
CH1-資源代表圖
web CH1
陳易彬/新北市立竹圍國中國中8年級
CH1 基礎概念學習單
點閱數236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11-10-31
Oliva reticulata (金唇榧螺)-資源代表圖
web Oliva reticulata (金唇榧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Oliva reticulata(金唇榧螺)棲所生態:淺海世界地理分佈:印尼台灣地理分佈:高雄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2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Pomatomus saltatrix (扁鰺)-資源代表圖
web Pomatomus saltatrix (扁鰺)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omatomus saltatrix(扁鰺)俗名:鯥、扁鰺棲息深度:0 - 20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口大,下頜略突出;齒單列,稀疏而尖銳;鋤骨、腭骨及舌上亦具齒。鱗小,頰部、鰓蓋、體側皆被鱗;側線完全,幾呈直線。 背鰭兩個,接近,有膜相連, 第一背鰭較低矮,具短硬棘VII-VIII,第二背鰭硬棘I,軟條23-28;臀鰭恰和第二背鰭對稱,硬棘II-III,軟條23-27,兩鰭均被覆鱗片;胸鰭短,不延伸至第二背鰭;尾鰭叉形。體背部藍或綠色,腹部白色。背鰭及臀鰭略帶黃;胸鰭基部有黑色斑;尾鰭深綠而略帶黃。棲所生態:大洋性之洄游魚類,但亦常出現在沿岸海域,大魚甚至游至河口域或汽水域,一般較常出現於沙灘或礁區的浪拂區,幼魚在棲息於沿岸淺水域。生性兇猛,會群集一起攻擊各種魚類。地理分佈:分布於全世界除東太平洋外之各海域。臺灣可能分布於南部,需再求証。漁業利用:一般以流刺網、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是重要的漁獲對象,唯我國產量稀少。肉質不錯,以煎食或紅燒食之。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